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旅游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产物,首先以工厂观光的形态,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城市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城市内部工业空间的复兴带动了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产城融合、城旅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趋向为工业旅游提供历史机遇。上海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开发较早。2005年后,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持续提升,资源有机整合,产品创新开发,管理日渐规范,在新一轮城市转型及其功能空间优化、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引发各方关注。那么,上海工业旅游发展从无到有,从微观走向宏观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这些要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构成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并形成相应的发展模式,成为本论文的研究问题。全面回顾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发现工业旅游发展研究存在如下不足:研究视角相对零散,尚未形成体系化的工业旅游发展分析框架,尤其是相关研究中对工业旅游资源等核心概念界定和类型判别未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影响研究的深入推进;工业旅游发展动力研究以初期诱因或动力因素等一般性分析为主,较少基于实证进行解析;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凝练主要考虑供给视角的工业旅游静态产品,较少通过市场认知视角考察其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动态发展模式。鉴于此,本论文尝试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突破:①在相关理论及研究回顾、概念辨析基础上,构建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业态—治理”分析框架。②运用实证分析,揭示上海市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及其驱动机制,指出“资源—业态—治理”嵌套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工业旅游发展动力机制之中,推动上海工业旅游发展实现尺度跃迁。③引入游客感知视角考量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并探索性地基于资源类型和业态分布特征建构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类型模式与空间增长模式,实现对上海工业旅游发展过程的初步解析。在“资源—业态—治理”分析框架下,本论文从三个方面对上海工业旅游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采用GIS空间分析、政策计量等方法,深入解析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业态—治理”要素,发现:①上海工业旅游资源总体上呈现空间弱集聚分布,不同类型的工业旅游资源集聚程度不同;上海工业旅游资源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核心区工业旅游资源密集、通达度高。②上海工业旅游业态在黄浦江东、西两岸分别形成了体验型工业旅游业态密集区、文脉型工业旅游业态密集区,具备良好的空间联动发展条件。③上海区级工业旅游治理政策强度存在空间差异,这与区内工业旅游资源丰度、业态开发强度等有关。其次,深入探讨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及其机制,发现:①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其中,宏观动力因素由外源动力(城市与产业转型)、内生动力(资源与业态的整合和拓展)、引导动力(治理)组成;微观动力因素由权力、资本、创意/技术、市场四种治理要素组成。②因此,“资源—业态—治理”嵌套于上海不同空间尺度内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当中,推动上海工业旅游从点状发展演进为在市域范围内全面兴起。第三,基于“资源—业态—治理”关联视角,采用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案例分析方法、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模式:①基于游客感知视角评价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发现工业旅游景点内部文化展示、内部管理、旅游咨询服务条件、娱乐活动条件对工业旅游认同度有显著影响,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导向是注重保存和诠释资源的内涵文化特征,优化内部管理和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动态创新提升旅游体验;②对相关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提出基于资源类型建构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三种微观模式,即文脉激活发展模式、体验激活发展模式、“文脉+体验”双重激活模式;③基于上海工业旅游业态的空间集聚及与国家A级景区分布邻近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三种空间增长模式,包括空间邻近模式、业态共生模式、空间嵌入模式。④上海工业旅游的创新发展需要治理对策响应,认为要实现上述发展模式的超越和创新,需要更新治理理念,改善治理环境,优化治理结构,发挥治理主体的协同效应,突破工业旅游发展的产业和空间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