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时空融合方法及其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zh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干旱既能使农作物减产,又能引发病虫害等次生灾害,是制约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南方土地利用强度大、景观斑块复杂破碎的沿海平原地区,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既能反映农作物受旱的时间变化过程,又能反映农作物受旱的空间变化细节,在农业干旱遥感监测中具有迫切的需求。本文以福建省漳州市为例,在分析农业干旱成灾过程的致灾因子及其监测机理的基础上,以低空间分辨率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地表温度、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和植被供水指数以及气象干旱综合指数为自变量,土壤相对湿度指数为因变量,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构建农业干旱综合监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时空融合算法、空间降尺度及多光谱数据的空谱融合方法,生成高时空分辨率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地表温度、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和植被供水指数,结合空间插值得到的气象干旱综合指数,生成了高时空分辨率的农业干旱监测数据,主要结论如下:(1)以Sentinel-2为数据源,漳州市为研究区,利用相关系数最大法、中心波长最近邻法、像元值最大法、主成分分析这4种方法从4个10m分辨率的波段中产生一个高空间分辨率波段;采用主成分分析、高通滤波、小波变换、Gram-Schmidt变换以及Pansharp共5种融合方法,对产生的高分辨率数据和6个20m的多光谱数据进行融合,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融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相关系数最大法的高通滤波方法融合图像质量优于其他融合方法。(2)针对Fit-FC算法提出时无真实Sentinel-3数据验证并且该算法预测的融合影像地物边界模糊的问题,本文利用薄板样条插值、多尺度图像分割及低空间分辨率影像的变化信息改进Fit-FC算法的拟合过程(本改进算法简称为IFit-FC),并探讨了拟合窗口大小对Fit-FC算法的影响、分割尺度对IFit-FC算法的影响,比较了Fit-FC和IFit-FC算法最优融合结果与FSDAF、STARFM算法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IFit-FC算法对于反射率和地表温度的预测结果的精度都优于其他算法。(3)以2013年-2017年3-7月每天的低空间分辨率归一化植被指数、地表温度、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和植被供水指数以及气象干旱综合指数为自变量,地面站点的土壤相对湿度指数为因变量,按季节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构建农业干旱综合监测模型,并以2018年3-7月每天的低空间分辨率及土壤相对湿度指数对构建的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春夏两季模型训练集及测试集的相关系数都在0.7以上,并且春夏两季测试集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都低于训练集,从旱情等级划分结果看,测试集与实际旱情的等级一致率在65%以上。(4)利用IFit-FC时空融合算法、空间降尺度及多光谱数据的空谱融合方法生成高空间分辨率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地表温度、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和植被供水指数,结合反距离加权插值得到的气象干旱综合指数和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构建得到的农业干旱综合监测模型生成高空间分辨率的农业干旱监测数据,并利用地面站点的土壤相对湿度指数及MODIS数据的监测结果对高空间分辨率的农业干旱监测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空间分辨率数据所划分旱情与实际旱情的一致率为78.95%,并且与MODIS数据的监测结果较一致。
其他文献
全球0-3 m土层土壤碳储量约为2344 Gt,高于植被和大气的总和,其中,森林土壤碳储量约占全球土壤碳储量的39%。因此,森林土壤碳库的微小变化将会影响全球碳平衡。全球气候变化将改变森林生产力和地上、地下凋落物输入,从而影响土壤碳库。长期以来对微生物通过合成代谢实现固碳作用以及微生物残体对土壤有机碳累积的贡献关注较少。我国亚热带地区,大量的天然林转变为人工林,森林转换改变了土壤有机碳储量、凋落物
近年来,由氮沉降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变化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对此展开诸多研究。生物质炭(Biochar BC)作为一种新型土壤改良剂,在改善土壤酸性、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例如N、P)、增加碳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在氮沉降增加背景下,施用BC对人工林土壤养分影响如何,进而如何改变杉木幼苗的养分吸收,目前报道还不多见。为此,本实验采用析因设计,氮沉降处理分为0(N0)、40(N1)
树轮早晚材同位素是提取湿热地区季节性气候变化信号的有效指标,福建地区也有相应研究工作开展,然而福建地区早晚材碳氧同位素年表尚未建立。论文选取对气候变化敏感且相关研究不足的福建省这一湿润亚热带地区,第一次建立该区长达215年(1801-2015)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树轮早晚材碳、氧同位素序列,通过早晚材稳定碳氧同位素序列与气象因子(温度、降水、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等)之间的相关
细根具有巨大的吸收表面积、生理活性很强,是树木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功能器官,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重要作用。落叶树种地上部分采取高效率的生态策略,而常绿树种则采取相对保守型的策略,但是对于常绿与落叶树种地下细根整体上的资源策略还知之甚少。此外,叶经济谱已经被证实,但根经济谱还没有一致的结论。本研究选择亚热带59个常绿与落叶树种的前四级细根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前四级细根的养分、形态和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南方红壤区主要植被恢复树种,受自然条件、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叠加影响,林下存在着中度甚至强度以上水土流失。推广典型治理模式,可有效减轻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促进退化马尾松林的生态恢复。以乔灌草混交、条沟草灌、全坡面播草、低效林改造、封禁管理等典型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和林下严重侵蚀未治理地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样地调查、采样、观测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研
为了满足居民对蔬菜的需求和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设施蔬菜栽培在我国发展迅速。然而栽培过程中大量农药化肥的投入以及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导致设施蔬菜发生严重的土壤退化问题,威胁设施蔬菜的可持续发展。本实验以河南省原阳县沙岗村连续种植10年番茄的设施蔬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强还原处理(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添加生物质炭(BC)以及两者联用(BC+RSD)三种
凋落物分解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凋落物的不断输入对森林土壤碳、氮的形成、稳定和转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凋落物不同阶段分解物质的差异导致进入土壤的DOC组成不同,进而影响颗粒态与矿物结合态碳氮的组成。而氮添加使凋落物分解过程先后释放物质发生改变,从而调控土壤氮循环,可能存在对土壤不同组分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因此,从土壤矿颗粒态与物结合态角度研究不同性质凋落物在分解过程中释放物质组成对土壤氮的影响,对认
森林凋落叶是植物组织衰老死亡或更新代谢的产物,同时也是影响土壤有机质的重要因素。凋落叶的分解会影响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特性的变化,进一步影响土壤CO2和N2O排放。本研究依托福建省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研究站平台,以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和马褂木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培养试验。设置6种处理:马尾松凋落叶+马尾松土壤(PM+PM)、香叶树凋落叶+马尾松土壤(LH+PM)、马褂木凋落叶+马尾松土壤(LC+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epidoptera:Plutellidae)是全球范围内破坏农作物最严重的害虫之一,主要危害十字花科作物。由于小菜蛾世代周期短、繁殖能力强,并对多种杀虫剂产生抗药性,使得对小菜蛾的防治日趋严峻。生物防治是当今社会害虫绿色防治的主要发展方向,昆虫天然免疫系统成为未来生物防治的一类重要靶标,而溶菌酶是昆虫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一类重要效应因子,因此研究小菜蛾
南方红壤区是中国第二大水土流失区,涉及范围广,侵蚀强度大,程度深,威胁着南方广大地区的环境问题并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南方红壤区十分迫切需要开展水土保持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芒萁是一种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具有很强的生态恢复和保持水土功能,然而野外实际环境中存在限制因子限制其在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程度强烈地区的生长和蔓延。为促进南方红壤区生态恢复与重建和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研究限制芒萁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