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中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与清偿规则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机动车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的损害所引起的夫妻共同债务的性质认定和清偿规则。围绕着交通事故所引起的赔偿责任的责任主体认定,债务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以及债务承担所基于的财产范围等问题展开分析。本文认为,只要是基于“家庭共同利益”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债务均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未侵权方应该以夫妻共同财产为限承担赔偿责任。本文选取了七个典型案例对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同时结合婚姻家庭法相关理论、侵权法理论及交通事故责任主体承担和归责原则等理论,进行分析,展开论述。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司法实践中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之债在夫妻共同债务上的认定及存在的问题。笔者选取了《夫妻债务审判司法解释》实施以来的七份有关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这类纠纷的判决书,梳理列举案件情况、特征、判决结果、判决理由、所引法条,分析七个案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对判决结果进行分析评议,探究其背后的审判逻辑,总结司法实践中法官考量的主要因素。试图理清我国认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纠纷类夫妻共同债务的司法实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分析认定交通事故赔偿之债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的难点。首先难在我国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法律及司法解释的分散性和非系统性,现有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法律的表述似乎侧重的是对合同之债的认定而非法定之债。其次,难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作为特殊侵权责任本身的复杂性,其事故责任主体、归责原则、认定标准、责任分担机制等问题均较为复杂。第三部分:提出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纠纷类侵权型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通过对夫妻共同债务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发展变化路径和相关学说的研究,提炼出夫妻共同债务的本质是“家庭共同利益”,责任基础是“财产共同制”。判断夫妻一方侵权行为之债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的要点在于是否符合“家庭共同利益”。然后,从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这类的归责原则和责任主体的确定理论出发进行分析,总结认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纠纷类侵权型夫妻共同债务的逻辑方法。第四部分:提出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纠纷类侵权型夫妻共同债务的清偿规则。夫妻共同债务不等于夫妻连带债务。未侵权方的清偿责任范围应以夫妻共同财产为限。运行利益与“家庭利益”关系的举证责任应分配给未侵权配偶一方。
其他文献
目前,中红外波段激光在医疗、环境监测等重要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中红外波段激光材料的研究具有深远地意义。中红外2.0μm波段激光器一般以铥、钬离子作为增益介质的激活离子。现在研究稀土掺杂激光材料较多,主要涵盖玻璃、晶体、陶瓷等。影响稀土离子发光尤其是中红外波段发光主要受羟基浓度、非辐射跃迁、浓度淬灭的影响。为了获得有效的中红外发射,往往选取声子能量低的材料作为基质材料,而碲酸盐玻璃材料具
随着社会发展,家庭对外经济活动日益频繁,近年来大众创业热情高涨,有大量个人和家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一旦发生纠纷,常涉及债务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的问题。我国《婚姻法》对夫妻债务的规定较为原则,多依靠司法解释进行补充,关于生产经营活动中夫妻债务的规定较少。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夫妻债务解释》),第三条涉及了用于夫妻共同生产经营的债务
人性究竟是善?是恶?这是贯穿整个中国哲学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孟子与荀子同为儒家大师,但关于人性善与恶的观点却截然相反。笔者试图通过孟荀二人对人性概念的界定、对人性善
QQ头像是自己个性的展现。你的QQ头像是什么?它与你的内心世界有莫大的关系喔!快来测试一下吧!A.用自己或家人的照片当头像B.用自己偶像的照片当头像C.用卡通形象或游戏人物
期刊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建立在电涡流效应原理上的传感器,能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率地测量探头与被测金属导体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广泛应用于工业现场和实验室
人性善恶论一直为世人争论不休,笔者于此不是重在证明人性是善还是恶,而是以儒家的"性善论",基督教的"原罪说"为基点,从人性的最初来源,及其发展过程,找出儒家和基督教在人性
一座建筑物的正面可以像一幅绘画一样去审视,一组系列雕塑或绘画作品可以像一部戏剧一样去构思。人类对外界事物反映的广度和思想的复杂性,决定了艺术媒介的多样性。从彼得·
柔性光子器件不受传统光电子器件刚性物理状态限制,可弯曲、可折叠、可拉伸的形式使得器件独特的光电性质得以实现和调控,极大拓展了传统光电子器件的发展模式与应用空间。结
在威远区块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套管变形问题一直存在,已经成为影响该区块页岩气井压裂改造效果的一个难点问题。针对该问题,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其形成机理及防治对策进行了大量
目的:旨在通过比较大学生在“安静状态-焦虑作业-气功入静/端坐安静状态”三个阶段下的心率变异性及情绪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两组实验对象的自主神经活动调控过程、特征及差异,探讨气功入静的调心机制,为气功入静锻炼寻求科学的支持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江西中医药大学在读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实验组在专业的气功老师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气功调心入静锻炼,每晚8:40-10:00跟随老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