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集聚建设模式的探讨——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a_1983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正步入大众化阶段。国内高校为了解决招生规模日益扩大所导致的基础设施相对不足的后果,纷纷进行大规模校园建设。各地政府也采取了各种积极措施来扶持和鼓励所在地区高校的校园建设活动,从而引发了国内大学城建设的一轮热潮。这次大学城建设热潮不但投入资金之巨、建设量之大,建设速度之快都超过了以往的营造经验和运作模式,而且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的大学城空间形态,无疑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也必定会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课题隶属于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编号04-01-32)——广东地区的大学新校区高度集聚现象研究。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大学城建设的起因,大学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大学城集聚效应的分析等方面的状况的全面剖析,探讨大学城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及大学新校区的“集聚”效应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明确中国大学城建设的特定含义;并指出大学城的内涵与外延对于城市发展的特殊意义;研究大学城与整个城市发展布局的关系以及大学城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分析高校教育模式的转变,可用资源共享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结合大量一手的调研结果和数据资料,以广州大学城的开发建设模式和发展情况为例,剖析大学城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了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大学城未来发展模式做了进一步的构想。
其他文献
三峡工程建设涉及淹没和迁建城市2座,县城11座,迁建任务繁重,周期紧迫。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内,库区在经济底子薄、地理条件差、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的情况下完成了新城市(镇)的迁建
我国正处于建国以来城市化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城市建设规模和速度都是空前的。在这一过程当中,由于理论及体制的不完善,我们的空间环境和自然资源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与破坏
论文以中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村镇和历史文化名城类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管理为研究范畴,通过分析该类遗产在保护条件发生转变的情况下出现的现象,提出了当前较
学位
该文对泉州传统民居的研究,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关注泉州多元文化的特质对泉州传统民居的影响;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关注影响泉州多元文化形成的各种社会因素.该文对泉州民居的
做为住宅工程建设的重头,中小套型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 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小套型,并以上海为例论述在目前房地产市场上受到广泛关注的中小套型的设计可持续性问题。 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旧城更新快速发展,大规模的旧城更新在短时间内大大改善了旧城的物质环境,在城市内部实现了空间质量一定的拓展。但是,大规模的旧城更新,不仅对城市的历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所发现并加以发展的一种方法,它能够深刻地揭示和鲜明地表现出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一切联系,从表面的联系直到最深刻的联系。但是这种方法并不是电影独有的专利
蒙元文化博物馆是笔者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实习期间在导师张祺先生指导下参加的一个工程,也是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典型实例。本文通过对蒙元文化博物馆的研究、设计、认知与
住宅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条件,居住是城市的第一个活动。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一直是建筑师最为关注的问题。自1999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北京宪章”公布以来,生态居住区研究受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能源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显突出。常规能源的过度消费和低效率利用所带来的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正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