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经棚古湖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半湿润与干旱半干旱气候分界线附近,燕山山脉、大兴安岭以及浑善达克沙地三大地貌区的结合部,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瞩目。本文在野外对其典型沉积剖面进行实测的基础上,运用光释光(OSL)法建立其年代格架,探讨古湖的形成和演化。并利用环境代用指标的分析,对其晚第四纪的沉积环境及古气候进行了恢复。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通过野外详细的地貌学、沉积学研究,为古湖的存在找到更多的证据,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棚古湖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半湿润与干旱半干旱气候分界线附近,燕山山脉、大兴安岭以及浑善达克沙地三大地貌区的结合部,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瞩目。本文在野外对其典型沉积剖面进行实测的基础上,运用光释光(OSL)法建立其年代格架,探讨古湖的形成和演化。并利用环境代用指标的分析,对其晚第四纪的沉积环境及古气候进行了恢复。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通过野外详细的地貌学、沉积学研究,为古湖的存在找到更多的证据,并发现古湖水位在大湖期可达到1320米的海拔高度。2、根据测得的年代数据,结合前人的资料表明:各湖盆从早更新世起相继形成;中更新世中期到晚期(Qp2-2、Qp2-3),分水岭以东各个湖盆相互贯通,湖泊呈串珠状展布,形成局部的高湖面;到了晚更新世晚期,湖泊发育达到全盛阶段,湖水越过分水岭超覆全区,各盆地内的所有湖泊联为一体,形成一个超级古大湖。晚更新世末期以来,构造活跃,湖水退去,河流强烈下切,形成峡谷状河谷,但部分盆地的局部地区还残留有小湖泊;全新世以来,地壳处于上升阶段,气候干冷,局部地区的湖泊也逐渐萎缩,河流继续下切,形成了今日的水系和地表景观。其中,研究区在Qp2-2 Qp2-3出现的局部高湖面,以及在Qp3-3形成的古大湖,与内蒙古高原MIS5和MIS3阶段的高湖期可以很好地对应。3、以福盛号剖面沉积学特征、粒度特征、磁化率、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和孢粉分析为重要依据,结合所建立的年代格架,将研究区33.68 kaB.P.以来的古气候演化划分为3个大的阶段:早期(33.68-26.24kaB.P.)的温暖湿润气候阶段,中期(14.14-26.24kaB.P.)的寒冷干燥气候阶段,晚期(14.14-8.37 kaB.P.)的温暖湿润气候阶段。4、将福盛号剖面与周边的岱海、兴凯湖进行对比,同时联系深海沉积物、格陵兰冰芯、南京葫芦洞石笋的氧同位素记录发现,福盛号剖面33.68kaB.P.以来的气候变化趋势跟它们大体上保持一致,这说明研究区的气候变化受全球,至少是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并记录了全球或半球尺度的气候信号。
其他文献
由于香港东平洲地域的局限性,前人在该地区的研究程度相对较弱,对平洲组地层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因此,详细开展东平洲平洲组沉积特征及沉积背景等综合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为此,本文以香港东平洲平洲组地层为研究对象,在开展野外工作和区域地质背景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岩石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第四纪地质学等学科和方法,系统地对平洲组的岩石组合、沉积特征、沉积背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东平洲西南部代表性剖面进
本文立足于蒙古国乌里格凹陷勘探实践,应用沉积盆地分析的思想,从盆地形成演化的原动力出发,对研究区构造特征、沉积充填进行分析,进而推演凹陷的应力机制,恢复沉积环境,动态分析各成藏地质要素的时空变化,分析研究区成藏的主控因素并搜索其油气富集区。通过对乌里格凹陷所处大地构造背景的研究,发现以中蒙古深大断裂、贺根山深大断裂为界,将兴蒙褶皱带分为北、中、南3个带,其中谷湖盆地、内尔金盆地、乔巴山盆地属于北带
位于霸县凹陷东部的文安斜坡油气资源丰富。近年来在沙二段获得突破,展示了很好的勘探潜力,是下一步寻找规模储量的有利层系。但是由于地质条件复杂、砂体单层厚度小、储层横向变化快、油气分布规律认识不清等原因,严重制约了滚动勘探开发的效果。本论文研究围绕沙二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沉积相精细研究、储层分布预测三方面展开研究。运用陆相层序地层学理论与分析方法,综合岩心、钻/测井、地震资料,针对主要目的层沙二段
中东Y油田复合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几何形状、连通性和油藏性质复杂,本论文充分挖掘现有的探井资料,开展了储层表征技术研究。以层序地层学的理论作指导,以区域标志层为控制,对五口井早中白垩统主要目的层进行小层划分和对比。Sarvak组划分出7个向上变粗的反旋回四级层序,进一步划分出16个小层;Fahliyan组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进一步划分出9个小层。在此基础上建立等时地层格架,编制了构造图,构造特征为一南
投弃式海流剖面测量技术已成为当今国际上进行海流环境监测的高新技术之一,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则刚刚起步。该方法通过测量海水运动切割地磁场所产生的感应电场,来探测海流运动规律。在地磁场稳定的情况下,海流感应电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海流的速度,故通过测量海流产生的感生电场,就可以了解海流的大小,从而研究海流的运动特征,XCP投弃式海流剖面仪正是基于此原理设计而成。目前,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仅有美国,其与日本共同
为探讨韩城地区煤层气开发动态及产能响应,通过大量煤岩样品的常规测试及无损测试,系统分析了韩城地区3号、5号、11号煤储层发育特征及其差异性;利用无因次产气率方法划分了生产井产能阶段,并结合不同产层组合方式下的产能特征,建立了以相关性分析为基础、灰色关联分析为核心的煤层气井产能综合评价体系;通过ARIMA方法和测井图版对煤层气井产能进行了预测。大量实验分析表明,韩城矿区煤变质程度较高,显微组成以镜质
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如何有效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越来越受重视。由于器测记录时间较短,因此需要通过精确连续记录古气候变化的石笋来解译古环境和古气候的演变规律。而洞穴系统监测是解译石笋记录环境气候信息和搭建器测记录与环境替代指标之间重要桥梁。本次研究以桂林凉风洞为研究对象,系统监测大气降水、洞穴环境、滴水和现代沉积物,解译其对外界环境信息的响应规律以及解读其蕴含的环境信息。主要得出以下结
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中下奥陶统内部发育有低级序不整合面。在不整合系统性分级控制下,综合利用露头沉积、地球物理,元素地球化学以及天文旋回地层学等方法对低级序不整合界面进行识别。在低级序界面识别的基础上,结合不整合发育特征以及持续时限,确定层序发育级别,建立区域高频层序格架。在层序格架内进行沉积-成岩环境分析,明确界面发育性质。结合岩心薄片资料、碳氧同位素以及流体包裹体数据,建立成岩演化序列。采用“层序
研究区位于南羌塘西部,夹持在龙木错—双湖结合带与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之间,是研究特提斯演化关键地区。该区也是多不扎多金属矿集区,被列入国家整装勘查区。研究区的时空结构和演化对于中国大地构造分区、多金属找矿以及特提斯研究等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前人对该区研究主要侧重增生杂岩剥露机制、晚古生代古生物、沉积古地理及岩浆岩演化等方面,研究区晚古生代增生杂岩以及未卷入深俯冲的晚古生代浅变质地层构造变形序列、演化
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之间的碰撞是中生代末期以来最重要的构造事件之一。始新世是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拼合的最后阶段,也是东特提斯的消亡时期,因此形成了最年轻的海相沉积,其地质时代即为残留海盆的消亡时间。西藏南部发育着连续的海相古近纪地层,亚东地区是特提斯演化晚期残留海的居留地。对藏南地区最高海相层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东特提斯的晚期演化特征及封闭时限,也能为印度-亚欧板块碰撞时间的厘定提供直接证据。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