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至民国闽西南山区一个村落的历程——塔下村的故事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482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文献解读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各种地方文献和口述史资料,力图呈现位于闽西南山区的塔下村自明初至民国的社会变迁。 塔下村位于闽西南山区,在整个地域的村落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研究塔下村的发展历史和社会变迁过程,对于认识闽西南山区的区域社会发展,透视乡村历史与整个地域社会变迁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塔下村落的发展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明代塔下张氏家族的迁徙定居的历史,讲述塔下张家如何在闽西南山区一片动乱的社会环境中迁移定居和立足。第二阶段是清初到清中叶塔下村的耕读传家时期。随着全国和区域社会环境的安定以及清王朝对于儒家理论的接纳和倡导,塔下张家逐渐形成重儒倡学的氛围,并在此风气中培养出了传统的儒家士绅,在他们引领下进行了家族和村落的建设。第三阶段是清中叶直至民国塔下张家子弟过番出洋,成为著名侨乡的时期。经历了康乾盛世,全国人口普遍剧增,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日益增大,在闽粤地区形成了移民台湾和南洋的风气。塔下张家也卷入其中。有不少张氏族众下南洋经商,并出现了一批商界精英。在这些华侨和侨眷的引领下,塔下村进行了新一轮的家族和村落建设。此期的家族和村落建设活动既延续了传统士绅的关注点,也出现了新的特点。 总之,本文通过对塔下村进行微观分析与个案研究,描绘出塔下村社会变迁的历史过程,借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明清以来闽西南山区的社会发展过程,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闽西南山区村落面貌的形成过程以及乡村社会建构与地域社会发展的关系。
其他文献
张伯苓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教育家。最初,他带着武力救国的理想走进了北洋水师,但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让他明白,这条路走不通。在图强求变的社会思潮影响下,张伯苓选择了终身从事
杨汝楫《水利图说》出自康熙三十二年《固始县志》卷3食货志,是清代康熙年间固始县令杨汝楫编写的一篇固始治水纪实。它记载了从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至康熙三十五(公元1
《梁书》共五十六卷,富含南朝词语,是我们研究中古汉语的重要参考资料。本文选取《梁书》词语作为研究对象,就是想脱离传统史学的框架,运用语言学的观点来揭示史书词语的特征,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