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词语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书》共五十六卷,富含南朝词语,是我们研究中古汉语的重要参考资料。本文选取《梁书》词语作为研究对象,就是想脱离传统史学的框架,运用语言学的观点来揭示史书词语的特征,进而阐述《梁书》语言的时代风貌。 考察《梁书》词语有两个角度:一是对比研究,即将《梁书》与其他相关文献作对比,考证词语的正误,找寻异文的规律;二是个案研究,即对《梁书》中出现的新词语、新词义各作具体分析,揭示新词新义形成的原因和出现的规律。 在对比研究方面:首先,将《梁书》与《汉语大词典》进行对比,考察该书词语在大型字典辞书中的收录情况。这样做,既有助於辞书的重新修订,也有助於表现《梁书》词语的价值;其次,把《梁书》与《南史》进行对比,考察两书的异文的同义替换形式—同义词语,异文同义词是不同文献之间对同一事实的不同用词方式,它能够反映出词义的变化规律,是语言学关注的重点。 在个案研究方面:首先,排比《梁书》出现的新词新义,并对这些新词新义的类型、结构及其成因等进行考察,附带讨论《汉语大词典》中有关这些词语的训释情况。其次,考察《梁书》的论赞词语。论赞词语是六朝“清谈乡论”的产物,很多是鲜活的口语。研究{梁书》的论赞词语能够进一步补充中古词库,同时还能了解当时受“清谈”影响产生的人物审美取向。 无论是对比研究还是个案研究,都旨在说明:《梁书》词语是中古汉语词汇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梁书》词语,是重新整理《梁书》的必要前提。
其他文献
清末,作为新政改革重要内容的教育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满族统治者如何进行满蒙教育,保留民族特点避免“汉化”,进而巩固自己的统治?这是在近代汉族教育广泛开展的形势
张伯苓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教育家。最初,他带着武力救国的理想走进了北洋水师,但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让他明白,这条路走不通。在图强求变的社会思潮影响下,张伯苓选择了终身从事
杨汝楫《水利图说》出自康熙三十二年《固始县志》卷3食货志,是清代康熙年间固始县令杨汝楫编写的一篇固始治水纪实。它记载了从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至康熙三十五(公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