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仍未完全明确。在各种影响因素中,血液动力学因素与该病的自然发生史密切相关,因而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对既往病例的总结,得出颅内常见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和后交通动脉瘤)的血管影像特点;同时将这两种动脉瘤的常见几何模式引入计算机模拟,并行有限元计算分析,得出相应的血液动力学数据;在总结临床病例的同时归纳了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时的体积栓塞比例,并将该比例应用于颅内动脉瘤微弹簧栓塞预测程序的研制。因此,本研究包括三个部分,即: 第一部分:颅内常见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第二部分:颅内常见动脉瘤的计算机模拟与有限元分析 第三部分:临床栓塞治疗效果研究及动脉瘤微弹簧栓塞预测程序的研制 第一部分 目的 总结我院收治的前交通动脉瘤和后交通动脉瘤临床病例,得出这两种动脉瘤的发病规律、DSA影像特点和介入治疗体会,为下一步进行计算机模拟和有限元分析创造条件,提供临床支持依据。方法 l陆床收集前交通动脉瘤病例126例,占同期全部颅内动脉瘤病例的34.8%。其中,男性72例,女性54例,年龄26一64岁,平均47.48岁;男女比1.3:l。同时,随机选取170例非前交通动脉瘤脑血管造影病例作为对照,男94例,女76例,平均年龄42.9岁。 临床收集后交通动脉瘤病例107例,占同期全部颅内动脉瘤病例的29.56%。其中,男性42例43个,年龄25一76岁,平均44.62岁;女性65例68个,年龄17一73岁,平均51.58岁;男女比l:1.55。 全部病例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并尝试应用MDS或GDC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未能成功栓塞治疗的病例行开颅手术治疗或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1 26例前交通动脉瘤中,DSA造影提示:112例为病灶侧大脑前动脉Al段明显增粗,通过前交通动脉分为双侧A2供应两侧大脑半球,对侧Al纤细、闭塞或缺如,即明确的“三分叉动脉征”;14例为双侧Al基本对称,内上前病灶无明确的优势供血,亦无“三分叉动脉征”。瘤体指向主要为(57例)和内下前成功栓塞109例,其中(50例)。100%闭塞97例,95%一98%闭塞12例。17例因微导管不能到位而未能成功栓塞,其中巧例择期行开颅手术夹闭瘤颈。2例因较严重的脑血管痉挛放弃栓塞及手术治疗。123例治疗后痊愈,1例行血管内栓塞后死亡,2例动脉瘤自愈。 107例后交通动脉瘤包括110段颈内动脉虹吸部(l例为同侧后交通动脉瘤),其中,“C,,型41段、“V,,型56段、“S”型0段、“双弯”型13段。因“C”型、“V”型的C2段均呈斜行后上方向,故本研究将其合并称为“斜型”,合计为97段,“双弯”型C2段呈水平形,故称 一3一为“水平型”,合计为13段。无论“斜型”还是“水平型”,动脉瘤均处于或接近于C1段最大弯曲处。39例出现动眼神经麻痹症状。 107例In个后交通动脉瘤,104例痊愈,3例死亡(年龄分别为71岁、68岁、59岁,Hunt一HesS分级均为IV级)。用姻S治疗29个,GDC治疗82个。MDS数最多4个,最少1个,平均2.93;Goc最多8个,最少1个,平均3.41个。DSA影像上达到100%栓塞95个,95%栓塞12个,90%栓塞4个。结论 颅内动脉瘤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前交通动脉瘤和后交通动脉瘤是最常见的两种情况。 多数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DSA影像呈明显的特征性变化,即出现“三分叉动脉征”。双侧大脑前动脉的发育不均衡是形成前交通动脉瘤的危险因素,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出现“三分叉动脉征”的患者,形成前交通动脉瘤的几率非常大。 发生后交通动脉瘤的患者,其ICA一C2段主要呈“斜型”,少数呈 “水平型”,而这两种情况下的动脉瘤均处于或接近于C1段最大弯曲处及血流直接冲击的区域。 因此,颅内动脉的局部解剖异常是动脉瘤发生的基础,血液动力学因素则是动脉瘤发生的催化剂。第二部分目的 建立不同几何模式的前交通动脉和前交通动脉瘤、后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瘤有限元模型,加载不同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计算得到载瘤动脉和动脉瘤的整体或局部受力情况及血流分布,观察其内在规律性。方法 根据临床总结的DSA造影特点,结合文献,分别建立八种前交通动 一4一脉复合体模式和十二种颈内一后交通动脉模式,以其中五种前交通动脉复合体模式和四种颈内一后交通动脉模式为基础,分别设计不同深径比和体径比的七种动脉瘤形态。建立上述几何形状的有限元模型后,加载相应的物理参数,并进行运算。结果 当血流速度较低的时候,不同AcoAC几何形状的AcoA远侧壁最大受力数值无明显差别;随着血流速度的不断增加,其数值呈几何倍数增加,AcoAC几何形状对AcoA远侧壁最大受力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种变化尤其在存在一侧ACA一Al增粗的几何模式下(IV型、V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