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物理基础,人类一切的生产与生活实践,都是在空间中进行的。我们对空间的理解和应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对于空间的理解和把握也深刻地影响我们人类的认知方式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人类认知思维中,某些基本的认知方式就是在对空间特征的理解上产生的。比如,对于时间概念的理解,与空间可感知性相比,时间更加不可捉摸,在对时间的认知中,利用的就是与空间的相似性。“距离”作为空间的下位要素,是多个物体之间存在的一种状态关系,对于距离概念的认知和理解的特点也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距离状态关系首先是一种客观的物理现象,有其客观性的特点。但是距离状态关系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也只有经过人类的认知,才具有概念上的意义。作为认知主体的我们具有个体差异性,自然对于距离的理解也就有了主观性。距离状态关系首先是物理空间上的,但又不仅仅局限于空间。不同的事物同属一个范畴,是基于其相似性。事物的相似性是人类隐喻认知的基础。而通过隐喻认知,我们把对于空间距离的认知,映射到其他的事件领域中去,也就有了我们对于社会文化,心理情感中存在的“距离”认知。这大大丰富了我们的认知内容和范围。对于距离概念的认知分析,最终还是回到语言分析的层面。语言是对世界的反应,不管是头顶深邃的星空,还是我们孤独的内心世界,对与认知对象的认知结果最后都会反应到语言的各个层面。同样,与距离相关的语言表现,也体现了我们对于距离概念的理解。不管是单词、短语、还是句子,语言的各个层面都存在与距离相关的表达方式。语言的内部结构和语法规则中有些也是基于对距离概念的理解。以日语为例,我们认为日语中的指示语与敬语表达就与距离概念有很深的关系。指示语的内部结构是基于距离的远近。而敬语的使用也要处处依据社会心理距离来选择使用。结合对于某个现象或者概念的认知分析,对语言中与其相关的的语言表现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加深我们对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的认知,加深对于目标语言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