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概念的认知分析及其言语表现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物理基础,人类一切的生产与生活实践,都是在空间中进行的。我们对空间的理解和应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对于空间的理解和把握也深刻地影响我们人类的认知方式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人类认知思维中,某些基本的认知方式就是在对空间特征的理解上产生的。比如,对于时间概念的理解,与空间可感知性相比,时间更加不可捉摸,在对时间的认知中,利用的就是与空间的相似性。“距离”作为空间的下位要素,是多个物体之间存在的一种状态关系,对于距离概念的认知和理解的特点也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距离状态关系首先是一种客观的物理现象,有其客观性的特点。但是距离状态关系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也只有经过人类的认知,才具有概念上的意义。作为认知主体的我们具有个体差异性,自然对于距离的理解也就有了主观性。距离状态关系首先是物理空间上的,但又不仅仅局限于空间。不同的事物同属一个范畴,是基于其相似性。事物的相似性是人类隐喻认知的基础。而通过隐喻认知,我们把对于空间距离的认知,映射到其他的事件领域中去,也就有了我们对于社会文化,心理情感中存在的“距离”认知。这大大丰富了我们的认知内容和范围。对于距离概念的认知分析,最终还是回到语言分析的层面。语言是对世界的反应,不管是头顶深邃的星空,还是我们孤独的内心世界,对与认知对象的认知结果最后都会反应到语言的各个层面。同样,与距离相关的语言表现,也体现了我们对于距离概念的理解。不管是单词、短语、还是句子,语言的各个层面都存在与距离相关的表达方式。语言的内部结构和语法规则中有些也是基于对距离概念的理解。以日语为例,我们认为日语中的指示语与敬语表达就与距离概念有很深的关系。指示语的内部结构是基于距离的远近。而敬语的使用也要处处依据社会心理距离来选择使用。结合对于某个现象或者概念的认知分析,对语言中与其相关的的语言表现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加深我们对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的认知,加深对于目标语言的理解。
其他文献
西方有句谚语:Someting happens or not,only the God knows!(只有上帝知道那件事发生了没有)。对过去发生的事件的认定,这听上去就像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这项任务
为了适应图书馆业务发展的需要,解决不断出现的问题,经过考察比较,图书馆应该利用自己的力量对图书管理系统进行重新改造,使新系统不仅能利用当前的软件开发技术和建设成果,
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出发,就现阶段中国葡萄酒包装设计因葡萄酒文化的原因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并从消费文化发展需求、品牌发展需求和推动葡萄酒文化传播需求三方面,
分析了汉字元素所具备的图形和意境特征,论述了汉字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体现方式,提出了汉字是现代包装设计的重要设计元素之一。进而分析了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结合汉字元
在Arc/Info和ERDAS等软件的支持下,以1995,2000和2005年三期呼伦贝尔地区的遥感影像和地形图为基础数据,解译提取了森林-草原交错区景观格局空间分布信息,并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一环。借助Arc GIS、SPSS等分析工具,以2016年以来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2批共403个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家级特色小镇的总体空间分布
铁路调度通信系统密切关系到运输生产行车指挥、客货运组织,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通信设备.本文结合维护工作经验通过对现有调度通信系统的介绍及应急故障的处理,重点分析归
论文的性质和任务当代语言学在语言研究中更加注重引用人本中心思想和文化学研究方法。在此背景下,语言文化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曾用来指“最简单思维单位”的“观念”,从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是中国翻译史上第三次翻译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一时期的翻译小说,特别是《申报》早期刊登的翻译小说并未得到当时学术界和翻译界的重视,甚至遭人
本研究以汉语伴随性表达结构“(一)边A(一)边B”、“一面A一面B”、“又A又B”、“连A带B”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语法、语义、语用功能,进而考察留学生对此结构的习得情况,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