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各国经济发展表明,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活跃经济、促进技术进步、保证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资金紧缺、融资难却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如何走出困境,促进银企共同发展,对于当前中国经济的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在研究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诸多原因,通过总结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对缓解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要阐述了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旨在揭示进一步深入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意义。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对于资本相对短缺,而劳动力充足、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更有其相对的比较优势,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发展中小企业符合要素禀赋理论,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中国的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方面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缓解了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因经营灵活和针对性强的优势,中小企业对活跃经济也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市场经济中反应最敏捷、行动最迅速的部门,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中小企业始终也必将是新思想、新发明、新的竞争方式产生的重要源泉,同时,也是吸纳金融剩余的重要渠道。第二章阐述了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和政策环境下,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和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旨在深入主题,提出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问题现状。中国中小企业目前主要的融资渠道有:直接从银行获得贷款、信用担保融资、风险投资、创业板上市融资、合伙创业、融资租赁等。由于经济运行中一些深层次矛盾未得到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旧存在,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极不完善,银行普遍有惜贷行为;中长期融资渠道不畅,中小企业长期权益性资本严重匮乏;缺乏小型资本市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无门;民间融资活动较活跃,但规模小且处于"非法"状态;银行等金融机<WP=5>构的发展还不够完善;担保体系作用有限,运作机制很不健全;金融机构运用机制存在缺陷;政府对中小企业在管理和政策方面尚未完善。第三章深入分析了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旨在指出融资难问题产生的根源,为进一步提出解决措施作出铺垫。中小企业因信息透明度低、融资成本高等原因面临着金融缺口问题,本章运用银行流动性理论分析了担保并不是融资的唯一前提,如果能够解决信息对称性问题,那么仍然有可能在没有足够担保的情况下成功地发放信贷。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金融市场的不利选择,进而造成中小企业贷款时面临着抵押和担保等不利条件。除了金融业的整合和利率影响因素外,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自身存在的不利条件也是其融资难的主要原因。第四章介绍了美国和韩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并对发达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举措进行了总结分析。资金匮乏是世界各国中小企业在成长发展初期普遍面临的突出问题。在对待大、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上,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并不是一味采取偏袒大企业的做法,而是努力消除大企业的垄断地位,积极采取包括金融在内的多种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在他们看来,任何一个大企业都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来的,只有中小企业充满活力,经济才能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地区)成功经验包括:在政府内部设立专门部门,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政府资助;成立专门金融机构,对口支持中小企业;建立健全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规;设立财政专项基金,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发展创业投资,重点扶持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发展;积极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第五章在前述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阐述、原因探析和其他国家经验借鉴的基础上,从中小企业自身和政府及金融机构两个角度提出了整合资源、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对策和建议。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首先需要企业自身必须转变观念,强身健体,提高企业吸收和消化金融服务的能力,以相辅相成,事半功倍。中小企业应树立企业良好信用观念;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更新融资观念,合理筹措资金;加快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WP=6>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单靠一种途径、一种方式收效甚微,必须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加以解决。我国政府应借鉴这一经验,从多个方面建立和完善扶持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体系。立法先行是发达国家规范和扶持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的重要措施,在现有基础上,应建立健全扶持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同时,建议政府下大力量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制度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应加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支持力度,以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完善金融体系,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逐步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