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候条件的可变性边界的设计及应用研究——以夏热冬冷地区为例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qi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能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的大形势下,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建筑能耗始终居高不下。夏热冬冷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地区,其建筑自发性的冬季采暖和夏季降温的能耗都十分巨大。同时,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舒适性要求也日益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小范围、机械调节的单一恒定室内环境,转而意识到低碳、节能、自然的环境的重要性。因此通过建筑边界的可变性实现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环境的效果,达到生态、节能、舒适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我国的气候条件,以夏热冬冷地区为研究范围,提出了建筑边界的可变性概念,并对建筑的可变性边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绪论着重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整理和文献综述,第二章对主动适应性建筑设计的相关理论依据进行阐述,总结出气候影响下的建筑边界的设计特性,简述现代建筑中可变性边界的设计方向,分析当前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边界的设计不足和面临的困境。第三章从建筑的空间可变性进行研究论述,分别从建筑的外边界、入口空间、屋顶空间来梳理建筑边界可变性的应用范围与设计策略。第四章从实现建筑边界可变性的手段进行剖析,着重分析实现建筑边界可变性的建筑材料与建筑构造。以上两章通过大量的建筑实例分析,总结、归纳、借鉴相似气候条件下的可变性建筑边界的设计类型和设计策略,尝试梳理和提取优秀案例中建筑边界的可变性要素。第五章,则是通过建筑的空间行为方面的可变性来探讨建筑可变性边界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古代民居和现代日常生活中可变性边界的实例分析,挖掘古代优秀案例中的可变性要素和现代建筑可变性边界的日常巧妙应用。从建筑学的角度出发,总结现代建筑中可变性边界对人们行为模式产生的深刻影响。第六章,运用总结出的适合夏热冬冷地区的可变性建筑边界的设计手段推导出建筑可变性边界的设计方法策略,并分析国内应用建筑可变性边界所面临的困境,最后对建筑的可变性边界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我国夏热冬冷地区提高建筑的主动适应性,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营造舒适、健康、自然的建筑环境,同时满足建筑的艺术审美,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其他文献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下,已经表现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城乡融合、统筹发展的历史时期。城市边缘区作为兼具城市与乡村特征
图解是当代建筑学讨论的核心话题和建筑创作的核心工具。本文从剖析图解概念开始,论述了图解从静态的解析工具到动态的生成工具的发展历程。在形成了对图解的基本认知后,结合图
在现代高技术战争空中打击力度不断增强的条件下,我国人防工程作为战时防御减灾的重要建设项目,是新时期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以空袭灾难风险评估与分区作为主要突破点,研究人防
在城市问题不断涌现的今天,大量的人口向城市拥挤的空间聚集。由于社会的进步以及城市的发展仍然需要延续,同时城市土地却越趋匮乏,这样的矛盾只有通过对于城市和建筑的重新整体
传统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和遗产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农村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建造经验,也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的地域文化,承载着浓厚的乡愁。一直以来
规划实施一直是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体系的核心问题之一,众多学者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但是,至今为止,学界尚未找到一种科学、合理并契合我国具体国情的解决方
保健型园林是以它强化的养生保健功能成为更加符合人类居住环境要求的新的园林形式。由于国内发展起步较晚,规划设计理论不完善,实际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随着快速的城市化,我国城市面貌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今,轨道交通已经成为我国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轨道站成了城市发展强大的推动力,对于推动城市更新和发展起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