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写是人类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之一。然而传统的书写——手写,却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受到最严重的挑战,来自《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北京益派市场咨询公司2010年对207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1)显示,仅25.7%的人在生活中有较多手写机会,大多数人(74.2%)表示手写机会不多,其中23.6%的人手写机会很少,4.4%的人几乎已经不用手写了,68.8%的人有一年以上时间没收到过别人的手写稿,其中28.3%的人有超过两年没收到手写稿了。传统的书写方式正在被我们遗忘。不论讲求笔墨纸砚的毛笔字,还是被大众广泛接受的钢笔签字笔,传统的写作方式正在发生转变:毛笔写字早已束之高阁,成为一门书法艺术,它基本丧失了信息实时传播的作用,而放大了文化艺术欣赏、人文素质培养的功能。而当年取代毛笔成为书写主角的钢笔,现在更多地被用在如办公、学习、消费等公共、公开场合,写字正在沦为一种“一笔带过”的形式和“无奈之下”的被动选择:办公的会议记录、学习的笔记和消费的签单,与此同时,在以上领域,都有数字化的设备和方式开始取代,显而易见,如果有更便捷高效、功能丰富的其他写作方式,在不考虑经济成本的情况下,用笔书写并不是现代人的首选。当我们丢掉毛笔、钢笔的同时,当我们自以为掌握了更高效更快速更形象的传播技术的同时,我们却忘了执笔独处的自己——沉浸式独处,是传统书写场景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那是生活中的私人专属空间,是一个相对封闭、自我的所在,日记、书信、传统文学作品,皆在这样独立、封闭的空间里发生。人们通过这样传统化的写作方式,在精神上到达了一种暂时封闭的、自我传播的状态,如同是另一种形式的冥想、静思和打坐,让自己的内心在一种安静平和的境界中得以梳洗整理、净化沉淀。而与此相对的网络写作,恰恰是一种开放式、超链接化、多任务并存、注意力跳转的写作状态,它在意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人(网友),或者说,它通过实时收集网友的反馈、互动来不断调整自己。网络写作的发生空间当然是移动网络线上线下互动(1)调查手写时代渐行渐远83%的人提笔忘字:http://edu.qq.com/a/20100416/000031.htm的空间,或许尽管作者是在自己的单身寝室内进行,但与此相连接的网络空间却是有成百上千上万的网友与其遥相呼应,此时的空间不再只属于作者自己,作者的书写也不是他一人独立完成。作者的内心是随着网友的反馈而变化的。此篇论文着重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手写对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在新媒体时代,手写将遭遇怎样的变化,进而对它的使用者和遗弃者产生什么影响。而在新媒体上的写作又有何特点,它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改变。本研究分为五章节:第一章概述研究对象及问题——书写研究的基本发展情况;第二章分析问题本身,网络书写对传统书写的影响;第四章从写作思维入手,找出问题原因,分析网络技术如何对书写带来一系列的超越;第五章,分析网络写作未来发展趋势。乔治·奥威尔曾在《一九八四》中预言人们将会遭受外来压迫的奴役,失去自由,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则在《美丽新世界》中表达了另外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娱乐至死》与《童年的消逝》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预言;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