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事业步入了新的阶段。中国的外交代表机构建设随着新中国外交事业一起成长壮大,实现了巨大的发展与跨越。过去人们关注的重点在于使馆内的外交人员和使馆内发生的事件,对于使馆建筑这一承载外交生活的舞台并没有太多要求——一切固定的、安全的场所都可以作为使馆建筑——其使用功能远远超过了文化功能。而今天的使馆负担着文化传播的使命,它除了容纳外交人员的生活和工作外还需要向外界宣传它所代表的国家。派遣国希望通过使馆建筑展现本国的政治意图和价值观念,宣传本国的外交政策,树立国际形象。近年来,各大设计单位在外交部的委托下承担了大量驻外使馆的设计工作。本人有幸作为实习生参与了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建筑设计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在设计过程中,本人对使馆建筑这一特殊的建筑类型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意识到了它不同于一般办公建筑的特殊性。在与项目负责人的交流中和与外交部的接触中,本人深感文化性及文化性表达对于使馆建筑的重要性。本文即是对设计院实践过程所获进行的更进一步的探索。本文从文化与建筑文化的角度入手,参考“语言表达”的过程提出了“使馆建筑的文化表达过程”,即主体以使馆建筑为载体,运用建筑语言向客体表达一定的思想和价值观,以达成主体的目的并获得预期的反馈的过程。并在大量资料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这一主要论点展开论述,在二三四章分别回答了“谁来表达”、“表达什么”和“如何表达”三个方面的问题。最后,以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建筑设计实践为例,为本文结论提供实证支撑。本文以使馆建筑设计实践中的文化性表达诉求为出发点及最终归宿。希望能够为使馆建筑实践的设计方法提供参考思路,也为针对中国驻外使馆的深入研究和“使馆建筑”这一建筑类型的研究铺开起到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