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对于锡的需求持续升高,导致容易采选的锡矿资源日益减少,微细粒锡矿泥越来越多。这些矿泥由于回收技术手段的限制而大量囤积在尾矿中,不仅使得锡精矿中锡的回收率偏低,而且还会导致药剂用量增加和生产成本提升。该课题以以广西某选厂锡细泥为研究对象,其中锡以锡石产出,原矿中锡的品位低且粒度细,其在-38μm粒级的金属分布率达百分之60以上。脉石矿物以石英和方解石为主,其中石英主要分布在38μm以上粒级中,方解石粒度较细,集中分布在-38微米粒级中。本论文通过纯矿物人工混合矿实验,研究了锡石、方解石以及石英的选择性分散絮凝行为。针对混合矿中锡石及方解石易异相凝聚的情况,通过条件实验探索并最终确定了以矿物之间充分分散为前提,选择性絮凝方解石为目的的原则流程。在一定量CMC为分散剂、APAM为絮凝剂,以及适宜的pH值和一定的搅拌时间与强度的作用下,最终取得的选择性分散絮凝指标中,混合矿沉降率比自然沉降条件下提高了13%。混合矿中方解石的回收率上升了24.76%,石英的回收率上升了12.81%,而相比之下锡石的回收率只上升了1.42%。其选择性分散及絮凝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实际矿石实验中,通过方案探索,最终采用了选择性分散絮凝—超声波预处理浮选—摇床精选的联合分选工艺流程。在多次条件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以水玻璃和CMC为组合分散剂,APAM为选择性絮凝剂,螯合类GYB和脂肪酸类731为组合捕收剂的药剂制度,并按上述方案流程进行了开路和闭路试验。在原矿Sn给矿品位0.42%的情况下,最终通过分选闭路试验获得的锡精矿中含锡30.16%,锡回收率达81.14%。在机理研究方面,本文以表面Zeta电位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药剂在方解石、锡石及石英表面的吸附强弱;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了在不同的pH条件下锡石、方解石以及石英表面捕收剂的吸附量大小;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的方法探明了药剂与锡石、方解石及石英的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