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的中央苏区文化建设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GK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命脉,在人类进步与发展中始终担当着导向和推动的重任。自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基本任务以来,学界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共“十八大”更是把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高度,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然而,从地域文化进行文化建设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将研究视角投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尚比较有限。本文以中央苏区文化做为切入点,是因为中央苏区文化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虽然它只是当时中国文化版图中的一小部分,但存在着极大的生命力,它是马克思主义在同中国地方文化结合中的一次成功探索,实现了当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因此,在思索如何进行文化强国建设的大环境下,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角着手,把握规律性认识,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毋庸置疑,解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文化意蕴是展开研究的前提,回顾并厘清中央苏区时期文化形成和发展历程是展开研究的基础。而本研究的重点是厘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央苏区文化的关系,深度剖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中央苏区文化的内涵,分析得出中央苏区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基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是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表达;是当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桥梁与媒介;具有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与功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是本研究的主体内容。笔者试着从中央苏区时期持之以恒的文化创新、持续有效的文化传播、广泛的文化认同这三个层面来归纳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这三个层面对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性、操作性和实效性有极大的作用,从而得出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积极借鉴中央苏区时期文化建设的研究成果,在实践层面上审视文化建设。本研究最终回归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这一任务,也是本研究的落脚点。笔者尝试着从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进行总结,从而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文化建设理论,为现今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结合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其他文献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界定的气候变化主要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引起。气候变化导致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粮食减产、物种灭绝、空气污染等也都随之而来。虽然对气候
20世纪末期的科学研究呈现出一个崭新的面貌,跨学科、综合性的科学研究越来越频繁,在这种背景下,复杂性科学应运而生。它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渗透到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
网络给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是前所未有的,同时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也是未曾遭遇过的。在计算机网络愈来愈普及的情况下,仅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
经修订的《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11号)已于日前发布,自2018年9月15日起施行.本刊特刊登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关于该规定的解读,
高温空气燃烧(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简称HTAC)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燃烧技术,它可以极限的回收烟气中余热和大幅度的降低污染物NOX的排放,深入的研究其
城市居民供水是与我国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同时也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行业。2012年5月2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
学生的课余生活,特指在学校场域内,学生除学校作息制度所规定上课以外的闲暇时间内进行的生活。寄宿制学校的学生课余生活较一般学校的学生课余生活具有特殊性。寄宿生的课余生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人才竞争的时代,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是否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作为一种反馈机制,它为公司创造了员工
在光学系统成像过程中,场景对焦不准或者场景与成像设备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会造成图像退化,从而产生失焦模糊或者运动模糊。已有的对图像模糊的研究大多认为模糊是一种有害现
目前,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在迅速发展,硅材料作为迄今最常用、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正在被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中,但是,在机械加工中,硅片的切割凸现出如加工效率低、表面完整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