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p→K0Λ的手征夸克模型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iu5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手征夸克模型,研究了在质心能W<1.75 GeV区间的π-p→K0Λ散射过程中主量子数n≤2壳层的核子共振态,并得到了相应的核子共振态对该散射过程散射截面的贡献。同时,结合N*(1720)P13共振态的强衰变性质,验证了其在散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耦合性质。通过研究π-p→K0Λ散射过程,我们得到:(1)低能区的π-p→K0Λ散射过程在阈值附近的贡献主要来自N*(1720)P13;(2)两个S波N*(1535)Sn和N*(1650)S11对该散射过程有一定的贡献,而来自两个D波N*(1520)D13和N*(1710)D13的贡献小到可以忽略;(3)t-道和s-道核子极点项对散射过程提供了很大的背景,而来自u-道的贡献很小。此外,在拟合散射过程实验数据时,当我们将核子共振态N*(1720)P13作为一个纯态讨论,得到其质量M≈1690 MeV、衰变宽度Γ≈100 MeV。故理论拟合质量比PDG数值(M≈1720MeV)小30 MeV左右,衰变宽度与PDG给出的中心值(Γ~250 MeV)相差很大。为理解这一现象,我们考虑了共振态N*(1720)P13的强衰变性质,并得到:当质量M=1690 MeV时,其衰变宽度Γ~110 MeV。这与我们在散射过程中得到的关于N*(1720)P13的性质是很吻合的。
其他文献
人类行为是复杂的,其中人类集体行为的复杂性主要源于个体间的相互作用,并结合自身的属性而做出不同决策,从而导致整个集体行为复杂性的涌现。理解这种复杂性的内在机制是复
在惯性约束聚变(ICF)高功率固体激光驱动系统中,三阶非线性效应会使光强分布的不均匀性加剧,甚至导致光学元件的损伤与破坏,随着中国ICF激光驱动系统研制过程的不断推进,该问
永磁材料具有机械能与电磁能相互转化的功能。利用其能量转化功能和磁的各种物理效应可将永磁体做成多种形式的功能器件。现在常用的永磁材料主要有铁氧体、铝镍钴及稀土永磁
该文研究了光学多层镀膜机的光学监控原理和实际光路,针对近红外膜厚监控信号弱、噪声大和信噪比低等特点,利用相关测量、锁相放大的原理对信号进行处理,成功地实现了在强噪
本文对Zr基块体金属玻璃(BMG)及其晶化样品的电阻率、低温比热、超导电性和上临界场特性进行了研究.我们测量了退火前后的ZrTiCuNiBeBMG的电阻率,测量的温度范围是从0.45K到3
因为爱因斯坦等人关于EPR佯谬文章量子纠缠第一次被世人所瞩目.最近,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量子纠缠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密码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通讯方便,人们有
以量子物理学为理论基础,揭示光场的非经典性质、探索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新奇量子效应,并利用其奇异性质设计新型的量子器件,是原子-光子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作为量子光学和量
目前,量子通信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集编码、量子密钥分配等.其中量子隐形传态是量子通信中进展最显著的方向之一.众所周知,量子纠缠态的制备与操纵是实现
含氟碳膜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集成电路用介质材料,其低的介电常数和较好的热稳定性使它可以取代传统的SiO_2作为致密、高速集成电路的金属互连线间的绝缘隔离层,从而提高集成电路的速度和效率。本文系统阐述了薄膜的特点、制备方法以及用途,在综述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验,用CF_4和CH_4作反应气体,以玻璃、石英和抛光硅片为基底,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法制备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含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