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由于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导致灾难性雾霾天气频频发生,已成为国内城市空气污染的最突出问题。以武汉为例,2013年武汉在10月持续27天有霾,11月持续22天有霾,分别为1961年以来相应的历史同期最高记录。灰霾是由空气中的悬浮细颗粒物形成的污染;其中的细颗粒物能够从呼吸道侵入肺叶,引起多种疾病,对人体健康有巨大危害。空气中悬浮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如煤炭的燃烧;而在大城市,交通排放,即机动车尾气是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本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西校区为对象,经由长期定点监测和移动测量的实验手段掌握西校区内气象数据和颗粒物污染状况,然后通过统计分析考察颗粒物污染物的时空扩散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尤其是校外交通主干道上的机动车尾气污染对西校区内颗粒物污染的影响。鉴于通风不善是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亦采用数值模拟考察建筑布局对街区内风环境、以及污染物的时空扩散的影响,以期为今后校园内的通风设计提供建议以规避、减轻来源于校外主干道上机动车尾气污染对校园环境的危害。移动测量的结果表明交通排放是主干道及其周边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且交通排放的颗粒物中,PM1.0、PM2.5比PM10更易扩散;通过街区通风可以改善局部污染源产生的污染,并且风速的增加有助于交通产生的颗粒物污染扩散;此外过高的植物密度可能导致通风不畅,进而阻碍颗粒物浓度的扩散。长期监测的结果表明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内在过去的两年大部分时间都受到较为严重的颗粒物污染,其中以一月份最为严重,这与武汉的整体污染状况类似;PM1.0、PM2.5和PM10相互之间存在相关系数高达0.9以上的强相关性。PM1.0、PM2.5和PM10浓度与湿度的相关性不大,但与温度呈现负相关,符合其浓度的季节性变化。PM1.0、PM2.5和PM10的逐时变化趋势与车流量存在相关性,车流量较多时颗粒物粒径越小,占比越高。较高的风速能够降低区域颗粒物污染水平。PM1.0、PM2.5和PM10浓度与室外能见度均呈现高度的负相关。数值模拟的研究表明,风速是影响街区污染物扩散性状的最重要因素,风速大有利于污染物的迅速扩散。当建筑的朝向与风向呈现一定的角度时,会利于街区污染物的扩散。而现有的建筑标准要求建筑朝向正对着主导风向以利于自然通风,应该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点,本文建议其夹角以22.5°~45°为宜。另外中间高四周低的建筑布局会更有利于污染物扩散,而中间低四周高的建筑布局则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综上所述,交通排放是颗粒物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其对周边的颗粒物浓度分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颗粒物本身的扩散也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合理的建筑布局能够改善街区的污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