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新闻作品奖,每年评选-次,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自1991年至今已评选22届。虽然自称国内新闻业最高奖项,近年来却未能如美国业界普利策新闻奖般受到从业者的认可。更甚是,大多数从业者不曾知晓获奖作品,对此漠不关心。因通讯作品占其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的研究,探知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的叙事特点和写作特点。本文在传媒生态理论的框架下,从新闻叙事学的角度,综合个案研究、内容分析等方法,对过去22届的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进行分析,探究中国新闻奖的叙事模式,并试图通过对叙事模式的剖析,结合传媒生态的理论,回答其社会影响力不足的原因。就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而言,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作品的某一个特点的分析,如分析通讯作品的写作技巧、叙事模式、价值观念等,这些都属于封闭式研究。通讯作品虽然是这些特点的载体,但是单纯的研究通讯作品文本本身不足以探究其全貌,无法知晓其形成这些特点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传媒生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不仅从通讯作品的文本角度对其进行叙事特点以及写作技巧的总结,从内部结构进行解构和分析,还以传媒生态的视角,分别从传媒体制、评价制度等宏观的角度进行解读影响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特点形成的原因所在。经过研究和发现,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的特点具有叙事模式化,写作固定化的特点。其次,在传媒生态理论的框架下,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影响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不仅有宏观也有微观的因子。就其所处的大背景而言,中国新闻体制对其的影响非常大;最为关键的莫过于中国新闻奖评选原则的存在——多年来,这一原则几乎没有改变;最直接的影响因子就是直接参与新闻作品生产的记者,比如记者的价值观或专业素养等会直接导致新闻文本质量的高低。当然,以上的分析基于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产生的过程而进行,中国新闻奖获奖通讯作品的特点形成是其内外部因子共同协作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