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胸长神经卡压中的诊断作用,提高临床医生对其认识程度,减少误诊误治,并进一步对比不同的方法治疗胸长神经卡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06年12月-2011年5月多例患者,其共同的特点是胸前、胸侧壁和腋部不适,针刺样疼痛,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上下均有显著压痛点,先行神经-肌电图检查,采用美国Dantec Keypoint型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常规EMG、神经电图检查,对每位患者行双侧前锯肌检测,观察静息状态下的有无自发电活动,重收缩状态下的募集反应,出现自发电位或募集反应减少则为异常。神经电图检测则对患侧及健侧胸长神经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AMP)检测,测定其潜伏期(Lat)及波幅(AMP),并分别对健、患侧检测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验证有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10例患者,其中有颈部不适者2例,曾被诊断为颈椎病,心前区不适者6例,并曾在心内科接受治疗,有1例从背后痛到胸前。10例患者中,包括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20-60岁,平均35.4岁,病程3个月-10年,7例为左侧卡压,2例右侧卡压,1例双侧卡压,5例患者出现翼状肩胛,其中1例患者为双侧翼状肩胛,对10名患者先行保守治疗:局部封闭,理疗,每周一次,连续4次,症状无明显缓解者改用手术松解,并进行不少于6个月随访。结果:10例11侧-肌电图检测结果,有3侧出现正尖波,3侧出现纤颤波,异常率为54%(6/11),余5侧无自发电活动,11侧募集反应可见MU减少为单纯相,异常率为100%(11/11),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波幅(AMP)衰减,健、患侧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AMP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4.055,P<0.05),Lat无显著统计学差异(t=1.625,P>0.05)。本组10例患者均先行非手术治疗,均获6个月以上的随访,其中7例经3~4次颈部局部封闭治疗后症状消失,2例仅作局部封闭2次,至今近3年,未见复发;1例非手术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改为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余,胸前不适、疼痛等症状全部消失,未见复发。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可为诊断胸长神经卡压提供可靠的依据,胸长神经卡压的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只有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时才考虑行手术治疗,并且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都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