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一个病理生理过程,肝脏的炎症反应和中毒损伤等可造成此种损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HF患者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诊断需要综合评估全身情况。HF的肝脏组织表面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纤维化时的胶原沉积对肝脏血流和肝细胞灌注有明显的影响。HF发生发展过程复杂,一般来说纤维化多为不可逆,若病变持续进展,最终形成肝硬化。目前,纤维化的临床诊疗尚无特效药,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可加重肝脏负担。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来源的外泌体对HF等肝脏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具有无排斥反应和安全性高等优点。本实验通过培养BMSCs获得其外泌体,以胆总管结扎(Bile duct ligation,BDL)方法诱导小鼠HF。最后,对其移植BMSCs来源外泌体,采取多种方式对HF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实验数据,以期为外泌体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用流式细胞技术对其进行鉴定;按照试剂说明书步骤提取BMSCs来源外泌体,采用透射电镜、粒径检测、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技术鉴定外泌体;通过BDL诱导小鼠HF,采用尾静脉输注外泌体对其进行治疗。2周后获得实验病理报告、血清生化和Western blot结果,得到HF治疗的实验数据。结果:成功获得3代以内的B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CD73和CD105阳性表达率≥95%,CD45阳性表达率≤2%,证明培养细胞符合BMSCs基本特性;可在BMSCs培养上清中获得其来源外泌体,并通过透射电镜、粒径检测、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技术对其进行鉴定;采用BDL方法对BALB/C小鼠进行HF造模,病理报告、生化数据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造模成功。同时结果显示,对小鼠移植外泌体后,HF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良好改善。结论: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可对BMSCs进行分离和培养,并可用流式细胞技术对BMSCs进行鉴定;在BMSCs培养上清液中可获得其来源的外泌体,外泌体可通过透射电镜、粒径检测、流式细胞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等多种方式对其进行有效的鉴定;BDL可成功诱导小鼠肝纤维化,BMSCs来源的外泌体对小鼠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但具体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