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坚持贯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要求,一方面恢复和发展生产,另一方面有步骤地实行民主改革和社会改造。随着各项社会改革的展开,一些愚昧落后的观念与文化得到扫除,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逐渐得到普及。体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关于发展人民体育事业的要求,中共有步骤的对国民党的旧体育制度进行改造,并逐步摸索建立符合新中国的新体育制度。准备劳动与卫国制度(以下简称“劳卫制”)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1951年北京四中首先试点“劳卫制”,随后上海、广州、重庆等一些大城市也小范围的进行了试点。试点工作反映当时的体育条件无法正式推行“劳卫制”,遂决定以“劳卫制”预备级(也称作体育锻炼标准)代替,待条件成熟后再正式推行“劳卫制”。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于1952年6月要求全国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行“劳卫制”预备级。经过三年的调研与考察,同时借鉴苏联劳卫制的经验,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于1954年5月4日公布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这一条例的公布,有力的推动了全国“劳卫制”工作的开展。1958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公布了《劳动卫国体育制度条例和项目标准》,全国各地迅速掀起“劳卫制”锻炼的热潮。“劳卫制”是新中国第一个体育制度,也是中国体育制度的基础。中共认为这是一种科学的、富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体育制度。它可以帮助国家培养健康、勇敢、能够担当生产劳动和保卫祖国的爱国者。根据中央体委的要求,重庆地区开展了波澜壮阔的“劳卫制”推行工作。“劳卫制”的开展提高了重庆地区广大民众的健康水平,瓦解了国民党的旧体育思想,涤荡了整个社会的风气,使社会风貌焕然一新,在推行过程中提高了重庆民众的凝聚力,使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产建设中去,并在此基础上树立了中共的良好形象,增强了重庆地区民众对中共的政治认同。但是随着左倾错误的影响,重庆地区的“劳卫制”工作也被要求来个“大跃进”,“劳卫制”工作走向高潮,出现不顾客观规律的情况。因为三年自然灾害以及与苏联关系恶化的影响,“劳卫制”工作逐渐没落。1964年国务院正式废止“劳卫制”,重庆地区轰轰烈烈的“劳卫制”工作也随之停止。本文在逻辑结构上由导言和正文构成。导言部分,论述了选题的缘由及研究的意义,并对本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和述评,同时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一部分:艰难中的启动:重庆地区“劳卫制”的提出。本章主要概述了建国初重庆地区推行“劳卫制”的背景,考察了建国初重庆地区“劳卫制”的试点措施以及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试点工作中发现的种种问题给接下来“劳卫制”的深入推进提供了经验教训。第二部分:稳步中的推进:重庆地区推行“劳卫制”的深入。本章首先论述了重庆地区深入推行“劳卫制”的举措、推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及相关部门的应对措施、并在整体上总结了重庆地区“劳卫制”深入推行过程中取得的一系列收获。第三部分:繁荣中的危机:重庆地区推行“劳卫制”的高潮。本章第一部分分析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下,重庆地区民众迫切的想要更快、更好的发展生产,重庆市体育分会决定对全面推行“劳卫制”,“劳卫制”推行工作迅速达到高潮,出现了一些忽视客观规律的情况。第二部分总结了重庆地区全面推行“劳卫制”的举措包括:大力推行“劳卫制”少年级、广泛建立体育协会、下放“劳卫制”审批权力、以及细致“劳卫制”组织工作。第四部分:移植与夭折:重庆地区推行“劳卫制”的历史评析。本章从整体上梳理了重庆地区“劳卫制”推行工作的历史,总结了重庆地区“劳卫制”推行中所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劳卫制”废止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经验教训,为新时期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