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社会的真实写照——论特罗洛普笔下的维多利亚人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Anthony Trollope,1815-1882)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他一生完成了47部长篇小说和50多部中短篇小说等作品。特罗洛普以对现实生活近乎精确的描写而闻名,他的小说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风情画卷,揭露了当时中上层社会的黑暗内幕,唤醒了公众对各类社会弊病的关注,同时宣扬了道德教诲的意图。
  笔者认为特罗洛普不是一个在作品中擅长玩弄写作技巧的作家,他的作品叙事平实,没有刺激的故事情节,但他在作品中塑造的形形色色的人物让人印象深刻,这群个性鲜明的男性、女性形象,就像一面面“镜子”,反映出整个社会的脉动。个人是组成社会的细胞,一个人身上发生的故事可以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变迁,可以说作家特罗洛普在某种意义上也承担着社会历史学家或人类学家的角色。特罗洛普作品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他的每部小说都是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的缩影。和同时代的作家相比,特罗洛普更为关注的是他所处的转型社会中人们的道德危机,他在作品中探讨的是严肃的人生问题,所以研读他的作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历史及价值观的变迁。
  本论文通过对特罗洛普笔下维多利亚人的分析来反映他们所处的时代价值观的变迁以及社会伦理思潮。以往特罗洛普的研究者比较专注于特罗洛普的“巴赛特小说”和“议会小说”,笔者想把他后期揭露社会问题的带有一定悲观色彩的“社会讽刺小说”也包括进去,拟采用的基本方法是社会学、历史、文学伦理学、文化研究、新批评的文本细读等方法的综合交叉运用。具体描述为:首先,从社会历史角度结合文化研究,对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状况和各种思潮进行剖析;进而采用文本细读微观方法,结合文学伦理学的分析方法,深入地研究特罗洛普作品、解读其塑造的人物,反思其对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揭露,归纳其伦理道德指向;最后可以把上述两者勾连起来,把特罗洛普的文学创作放置到一个变动的时代进行讨论,深入挖掘特罗洛普作品的社会价值。
  本论文共分四章及“引言”、“结论”。“引言”从特罗洛普的《自传》出发,介绍其生平及其创作成就并概述特罗洛普研究迄今的成果和局限。
  第一章(“‘巴赛特小说’——教士们的群画像”)聚焦于特罗洛普的巴赛特小说系列,该小说系列和日后的议会政治小说系列也就是帕里塞小说系列都着眼于人性的刻画而没有把笔墨更多地用于阐述宗教信仰或政治主张上面。笔者探讨了特罗洛普对社会变化及宗教改革的矛盾态度,分析了他笔下牧师群体的代表人物,譬如:改革的受害者哈定先生;改革的对立者格伦雷博士;伪善的“改革家”斯洛普先生和活在自我世界的人克劳利牧师。通过对这些个性迥异的教士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维多利亚中期英国乡村教会的权力倾轧和人们在道德困境中的矛盾与选择。
  第二章(“绅士是这样‘炼成’的”)体现了特罗洛普是描摹英国社会的等级结构的大师,他对19世纪英国的绅士阶层有自己的衡量标准和定义。作为英国传统士绅阶层的一员,他在作品中通过塑造正面或负面的典型,为读者指引出一条绅士成长之路。
  第三章(“爱情婚姻里的女性”)指出特罗洛普非常擅长描写男男女女理想和非理想的恋爱婚姻,他笔下不乏那些在婚姻选择上独立自主的女性,她们的命运也不尽相同,有的如愿以偿经过一番曲折后收获爱情;有的看错了人没有得到世俗的幸福;还有的因为种种原因而选择独身终生不嫁。笔者认为特罗洛普在写爱情时体现出小说家的社会道德责任感,譬如,《如今世道》中的爱情以尴尬和冷嘲收场,主人公玛丽和乔治娅娜没有收获爱情的原因在于当时物欲横流的拜金主义社会,小说揭示出这一切不幸的根源是金钱与贪欲这对现代社会的双生子。该章还探讨了特罗洛普笔下的强势女性,通过解析这些女性我们可以看到特罗洛普在女性问题上的矛盾心态。
  第四章(“转型社会中扭曲人性的揭示”)以特罗洛普后期揭露社会问题的两部“社会讽刺小说”——《如今世道》、《斯卡伯勒的婚约》为文本,探讨了特罗洛普对维多利亚时期商业化社会的反思与批评。他对传统价值观遭到破坏表现出忧虑,对当时社会金钱至上的观念盛行流露了不安和厌恶。特罗洛普内心深处渴望的是传统价值观在和商业价值观交锋时占得上风,他倡导的是对“清心寡欲”的传统价值观的回归。
  论文的“结论”部分,笔者对整篇论文的观点进行总结,对特罗洛普写作风格给予定位,指出他既是一个社会问题小说家,又是一个道德小说家。他向我们娓娓道来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的故事,个人的故事反映了整个时代变化,作为一个忠实的观察者和记录者,特罗洛普观察的是维多利亚时期中上阶层的生活,记录下的是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他对他同时代人和社会的体察、感悟和反思,他向我们展示的是时代巨变中活生生的深刻的人的典型。通过他笔下理想的和非理想的维多利亚人,我们可以了解人性面对道德两难时的矛盾困惑以及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风貌;我们可以看到拜金主义大规模入侵人们精神领域的社会转型期的真实情况,这对如今的时代仍然有其完整的社会现实性,今天的读者仍可从中受到道德教诲和启示并促使自己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方式。
其他文献
李维桢(1547—1626)是明代“后七子派”后期的中坚,在很大程度上也可称为晚明文坛盟主之一。特别是他数十年的文学创作活动,正处于晚明诗坛流派纷起、诗学思想激烈变化的时期,他的诗歌创作、诗学思想与晚明诗歌创作、诗学思想的流变有很大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反映晚明诗歌流变的一个标本。  本文从各个方面对李维桢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研究。不仅对其思想、性格、心态、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及其影响加以论述,还试
学位
中国西南边陲的高原上生活着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少数民族——纳西族。纳西族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三省区毗邻的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支流无量河和雅砻江流域等大约八万平方公里地域范围内。在这一块位于高原的神奇土地上,在与周围大理南诏白族文化和藏族地区苯教、藏传佛教的相互影响下;在与中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流中,创造出了光彩夺目的纳西族东巴文化,主要记载于用纳西族古代图画象形文字书写的一千多卷东巴经籍中
学位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穆时英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为中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但由于特定历史文化语境的强大作用,穆时英研究长期被忽视,直至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转型,在人们对城市现代化的深切思考和对文学现代性的急切追求中,穆时英作为上海现代都市文化的典型代表,作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探索者,才重新走入文学研究的视野。  穆时英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
学位
本文以现代汉语双宾句与“把”字句作为研究对象,在全面考察两类构式的基础上,通过双宾句和“把”字句的构式转换,试图找出汉语双宾句和“把”字句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点,进而深化对汉语双宾句和“把”字句的研究。  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在本章中首先简介前人研究的情况,本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意义,可能的创新点和研究范围,语料来源进行说明。  第二章是构式语法与汉语构式研究。在本章中首先简介Goldberg的认知构
学位
本文通过研究现代汉语表量词语和表量格式在不同句法结构或句法位置上,所呈现的量化表述上的异同,特别是通过探究其内涵量性及相关的句法功能,从而表明它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作者作为汉语非母语的研究者,作为一名留学生选择专题模式来研究相关的汉语量化问题。  第一章是绪论。简述本文的研究对象、选题意义,并介绍和本文有关的一些基础性理论和前人研究,提出本文的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主要讨论“X(一)点”与
学位
期刊
本文主要研究汉语助动词“要”。首先讨论五种常用类助动词“要”的共时、历时来源及语义发展机制,其次从主观性角度研究意愿类助动词“要”和“想”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区别特征,再次从语气的角度考察可能类“要”和“能”,最后将汉语助动词“要”跟笔者的母语缅甸语中的相关助动词进行对比,找出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  第一章是绪论。说明前辈和时贤们研究助动词和助动词“要”的研究状况、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对于明清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学界向来更多关注的是“西学东渐”,然而与此相呼应,以介绍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旨归的“中学西传”亦成为另一种文化现象。其中,中国古典小说被视为了解中国最生动有效的媒介而得到广泛译介。1735年在巴黎出版了由法籍耶稣会士杜赫德(Du Halde Jean-Baptiste S.J.)编著的《大中华帝国全志》(Description Geographique,Historiq
学位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