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敦煌石窟现存隋代洞窟百余个,其中丰富的供养人画像和各种绘塑表现出的纺织品图案,展示了从官员贵族到平民百姓的男女服饰风貌和纺织品印染和织造的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图像辨析、分类统计、文献考证、实物比对等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了综合研究。首先,综合前辈学者对敦煌隋代石窟考古分期的研究成果,并反复实地调查比对,厘清了莫高窟和西千佛洞的隋代洞窟及具体分期。在完整调查统计所有供养人图像的基础上,筛选出服饰图像清晰的48个洞窟中的1813身供养人像作为服饰研究的样本。其中比丘像118身,比丘尼像46身,男供养人像808身,女供养人像841身。按照时代的早、中、晚三期辨析梳理出男供养人首服12种,服装款式5类9型,腰带2种,足衣3种;女供养人发式7种,身服款式3类7型9式,足衣1类3型;供养人持物4类。探究了供养人像在窟中不同的排列方式和空间关系所可能代表的由僧团、世家大族和普通民众集资的洞窟营建方式。然后,结合史料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实物,考证辨析出男供养人所佩戴的笼冠、平巾帻(小冠)、幅巾、幞头、合欢帽、卷裙风帽和尖顶帽等首服,既作礼服又作常服的袴褶和襕袍,仅作为礼仪服饰的交领袍和宽袖襦裙,以及与之搭配的大带、革带和高头履、高靿靴;女供养人的高髻、平髻、双髻等不同发式,款式细节不同的襦裙、帔帛,以及与之搭配的高头履等。将敦煌石窟隋代男女供养人的服饰和织物图案,与北朝和初唐敦煌石窟供养人服饰进行时间上的纵向比较,与敦煌以东、以西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隋代遗存进行地域上的横向比较,发现敦煌石窟隋代供养人的首服和发式主要承袭中原汉式的传统,服装款式细节和纺织品图案方面受外来的影响较大。进而,将供养人像置于洞窟的原始语境中,对由服饰研究引发的一些洞窟个案进行研究。探讨了莫高窟第62窟成氏一家的供养人身份和来源,以及可能作为“家窟”的佛教石窟的特点。补正第281窟的“大都督王文通供养像”,继而引出敦煌服饰研究中对出版物、临摹品等使用存在的问题及笔者的一些思考。辨析第420窟出现的联珠狩猎纹、联珠翼马纹、联珠猪头纹、对波异兽纹等异域风格的纺织品图案,这些可能就是所谓“波斯锦”的代表,此窟的设计和营建受到来自中亚、西亚方面的影响较大。最后,由敦煌石窟供养人像窥得隋代染织服饰最主要的变化是,将上衣下裤的袴褶纳入了男子的礼仪服饰系统,女性裙子的腰线提高到胸线以上,纺织品对异域风格图案的模仿和吸收影响了我国传统的织造工艺。染织技艺的进步使得隋代帔帛的穿用方式和袴褶的制作材料均发生了改变。服饰的变化可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与之相关的生存空间也有一定的影响。隋代敦煌雄浑华美、多元融合、礼仪性兼顾实用性的服饰审美是受到了中原儒家文化积淀、丝路贸易往来和民族交融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