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利用国外能源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石油在大量进口,天然气、煤炭、铀矿、电力也有所进口。但是,同是进口,性质有所不同,战略意义也不一样。煤炭、电力进口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我国在这方面资源不足,更多的是从经济合理性的角度考虑的;铀的进口虽是因为资源贫乏,但核电在我国能源中的地位决定了这种进口不是我国利用外部能源的战略重点。而石油、天然气进口则是战略性进口,一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不足,特别是石油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二是利用国外石油天然气对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三是石油天然气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将是全球主要能源。因此,本文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分析对象,基于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进口来源地高度集中、运输方式严重依靠海运等外部能源利用的现状和进口地多元化、运输方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外部能源供给对我国的区际能源平衡的影响入手,提出三种假设情形,以此来说明外部油气供应对区域能源供需平衡的影响。通过我国能源资源储量不足、外部能源获取手段单一、海上运输线路单一、国有国运比例过低、能源外交战略不成熟等的外部问题的分析以及我国国内不合理的高耗能产业没有得到有效遏止,能源需求增长过快;油气管道密度显得较小,并且没有南北向的干线;输入点定位不合理,多数输入点本地化色彩太浓,辐射半径很小,导致整体港口接卸能力低,无法发挥平衡区际能源缺口的作用;部分输入点相关的配套措施规划建设滞后;各地掀起的石化项目建设热潮出现无序化苗头等的内部问题分析,提出着眼于我国未来区域能源供需平衡的战略性举措,包括发挥我国地缘优势,重点推进能源利用西向拓展;稳守陆上石油线,加大中国能源安全系数;跳出中东,放眼世界,把俄罗斯、中亚、南美作为我国海外油气供应的战略主攻;突破传统的贸易方式,利用控股参股并购建立基金等多种形式“走出去”;缩小主要进口国进口量差距,增加周边产油地区的进口量,分散石油进口风险;争取国际石油定价权;利用矛盾、发挥优势,大力开展能源外交;强化海权,组建自己的远洋运油船队,并切实提高远洋护航能力;加快油气干线管网和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逐步完善全国油气管线网络,加快建成西油东送、北油南运成品油管道;加强中部地区能源通道建设,把解决中部一些地区的油气短缺问题放到战略高度;加强对能源输入点和能源基地的统筹规划,逐步实施国内石油工业布局调整,适应利用国际资源的需要;加快西部能源大通道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