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的开放程度大大加深,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的同时社会矛盾、生态保护以及其它方方面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自然灾害接二连三、生产事故频发、大规模公共卫生事件、群体事件纷至沓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热议。如何有效的化解社会矛盾、在突发性公共事件当中起到积极的作用,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是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学界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近三年重大突发事件中媒体的报道为例,从反应能力、报道内容、报道思路等方面对我国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能力进行了研究与阐释。运用比较分析法、个案研究法、文献整理法等方法,综合运用本专业即新闻学、传播学知识,以及其它学科如社会学、语言学等理论与观点,从突发事件与舆论场的概念入手,通过案例分析,剖析突发事件下媒体表现的现状,阐释出舆论场的对接现状,由此推论出如何实现优化对接及其意义,推论出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不足之处与解决建议。本文以近几年发生的H7N9禽流感事件、中石化青岛黄岛爆燃事件为主要研究案例,以“712”北京大雨事件为辅,结合我国媒体突发事件报道重大转折点的2003年非典报道、2008年的汶川地震报道,通过与2003年之前淮河洪水等报道的对比比较等方式,梳理出一条关于我国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的清晰的发展轨迹。从这条轨迹当中看到我国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当中快速即时的反应能力、对于报道内容的把握能力、对报道核心的抓取能力的大幅提升,还有突发事件应急报道机制化、模式化的趋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的相互配合、媒体与民间舆论场的对接都体现了我国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的升华。针对我国媒体现存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在“11.22”青岛爆炸事件当中一些媒体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应从媒体思想意识上入手,加强危机意识的培养。同时,在行动上,强化媒体危机预警能力,并通过完善媒体的危机应对机制,在突发事件爆发之时能够高效有序的进行报道。最后,加强媒体在公共危机中的角色认定,并形成相应的媒体价值观,既要做到信息即时公开,又要做到安抚受众情绪、促进事件解决;既要在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更要群策群力,将突发事件深层问题加以彻底的解决,义不容辞的担当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