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模型的脑血管形态学变化及血管壁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的表达情况,探讨丹红注射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CVS)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8),生理盐水组(n=16),SAH组(n=16)及SAH后丹红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n=16)。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7天后处死;生理盐水组以枕大池注入生理盐水后分别于3、7天处死(各8只);SAH组及SAH后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均采用自体股动脉血枕大池二次注射法建模,建模后SAH组亦于3、7天处死(各8只);治疗组于每日腹腔注射丹红注射液后分别于3、7天处死(各8只)。建模后分别按各时间点取出动物基底动脉脑桥段,切片后观察血管壁的厚度及血管壁的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管壁PKC的表达情况,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HE染色: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基底动脉管壁平滑,内皮细胞结构完整,内弹力板未见皱褶或断裂。SAH组术后第3、7天均有基底动脉管腔缩小,血管壁增厚且结构紊乱;内膜出现皱褶或断裂,厚薄不均,内皮细胞变形、肿胀;中、外膜变厚,平滑肌细胞肥大,出现炎性细胞浸润,以第7天时更严重。治疗组各时间点基底动脉管腔缩小、血管壁增厚、内膜皱褶及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均较SAH组有所减轻。基底动脉内径与管壁厚度:正常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基底动脉内径与管壁厚度无明显变化(P<0.05);SAH组和治疗组的基底动脉内径较正常组均有缩小,管壁厚度较正常组均有增加。SAH组与治疗组均出现基底动脉内径缩小、管壁厚度增加,SAH组第7天比第3天更明显,而治疗组第3天比第7天稍明显。在各时间点,SAH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基底动脉内径及管壁厚度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SAH组比较,基底动脉内径较大,管壁较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在正常组和生理盐水组探测到很弱的PKC免疫阳性反应;在SAH组和治疗组均可见PKC的免疫阳性反应可以在血管内膜,平滑肌层内观察到,呈棕黄或棕褐色,定位于细胞胞浆内和胞膜上。PKC的免疫阳性反应在SAH组第7天时最为显著,第3天时次之;正常组和生理盐水组PKC表达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KC表达各时间点较SAH组明显减弱,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时基底动脉PKC的活性表达有明显的升高,其程度与脑血管痉挛形态学改变的程度一致,表明PKC的活性增加在脑血管持续痉挛中有着重要作用。2.丹红注射液可能是通过抑制PKC的活性来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