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与人口增加的矛盾日益激烈,以及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急剧加强。在环境意识不够深入、治理投入难以跟上的现实情况下,导致了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 水土流失是人类对土地非科学开发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后果。本文以重庆壁山县为例,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及研究方法为基础,对区域内土地利用和水土流失的生态格局进行定量研究,以达到较为科学、全面地认识生态环境现状,从而为水土流失的治理、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本研究中,以GIS软件ARCVIEW为数据处理平台,选取景观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分维数、斑块数破碎化指数、斑块形状破碎化指数以及分离度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标,研究了壁山县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水土流失空间格局、各土地利用类型中水土流失以及各水土流失等级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壁山县土地利用以生产性用地坡耕地、水田为主,具有一定有林地面积分布,其余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相对极少,景观优势度指数较大;景观破碎化程度相对较高,分离度指数相对较低,斑块分布较为集中;(2)水土流失面积主要分布在坡耕地、水田等土地利用类型中,水土流失以轻度、中度为主,水土流失优势度指数较低,各侵蚀等级面积均有一定分布;从整体角度,轻度及中度水土流失的破碎化程度较大,微度斑块形状破碎化最为严重,且斑块分布集中,分离度指数低;(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水土流失景观优势度指数普遍较低(除经果林外),各强度侵蚀等级普遍存在于各土地利用类型中,有林地、坡耕地及水田中各侵蚀强度斑块破碎化程度相对较为严重,斑块分布较为集中;(4)强度侵蚀在各土地利用类型中的斑块数破碎化指数普遍较低。 在壁山县土地利用和水土流失格局现状研究的基础上,以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思想,提出了相应的水土流失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