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认为国内刘若愚(James J.Y.Liu,1926-1986)研究理应由三大板块构成,一是刘若愚中国文学批评思想的评价及研究;二是对刘若愚英语著作中采用的翻译策略、跨文化传播策略进行研究,对刘若愚中国文学批评的英语翻译实践进行翻译批评,实际也为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所采用的翻译策略、跨文化传播策略与如何推动中华文化翻译实践发展提供启示;三是刘若愚英语著作中译本的逐步完善、对中译本进行翻译批评与修订改进。遗憾的是至今较之第一板块研究的如火如荼,第二、三板块研究成果寥若晨星。本文以第一板块研究为主,第二板块为辅,并将研究触角伸展至第三板块,希冀为二、三板块研究的未来繁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第一章以追溯刘若愚在中国北京的家庭环境与教育背景、海外求学与任教经历的方式揭示了影响刘若愚文学批评成就的文化积淀是如何逐渐形成的,探讨刘若愚先生人生经历与学术成就之间的联系,并对刘先生的学术成果进行梳理与分类。本文第二章对刘若愚的中国诗学系统化之路作了深入分析探讨,对作为系统化雏形的“四种诗观”现有的中译名是否妥当发表一己之见,对于刘若愚最为世人所知的“六大理论”的依托——刘若愚的圆形架构与艾布拉姆斯的三角形架构在内涵上差异与相同作了深入探讨,并对圆形架构及“六大理论”的缺陷与不足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归纳了七点不足,包括没有在“作家”与“读者”之间连线,没有在“宇宙”与“作品”之间连线,“决定理论”章节安排不当,“拟古主义”处理欠妥等方面。此外,刘若愚提出的“世界性的文学理论(an eventual universal theory of literature)”概念与“世界文学理论(world literary theory)”尽管英语原文不同,但译成汉语后由于表述接近易于混淆,本章追木溯源,对二者作了辨析,澄清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本文第二章主要探讨刘若愚的诗歌批评观点(诗歌是境界与语言的双道探索)以及刘若愚藉此观点进行的诗歌批评实践。本文将刘若愚的诗歌批评观点简称为“境界-语言论”,它是贯穿刘若愚诗歌批评实践的思想主脉。刘若愚在“境界-语言论”的基础上建立起诗歌评价标准:第一,这首诗在探索和体现它的境界上到什么程度?第二,它在发掘诗歌语言潜力上的程度又是怎样?本章对刘若愚“境界-语言论”形成的渊源作了探讨,刘若愚运用境界-语言论对李商隐诗歌、晏殊等六位北宋著名词家及其他的诗词名家进行批评实践,本文选取刘若愚的英语专著《李商隐的诗——中国九世纪的巴洛克诗人》作为境界-语言论的批评实践典范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第四章分析刘若愚在英语世界传播中国文学艺术所采用的一系列翻译策略,并探讨其翻译实践从而总结翻译经验。刘若愚先后发表了自己的翻译观点,说明了自己的某些翻译策略,而某些翻译策略刘若愚本人并未言明,但在其翻译实践中体现出来,本文进行梳理总结、发掘呈现,并概括为“一致法”、“折中法”、“兼容法”、“角色说”、“注释法”、“祛模糊法”等。刘若愚的翻译策略与实践紧密结合,其翻译实践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他的翻译策略,本章逐一予以分析。刘若愚英语著作若从翻译实践类别上说可分两大主体:中国文论翻译与中国文学文本(以中国古典诗词为主体)的翻译,前者以《中国诗学》、《中国文学理论》为出色代表,后者以《李商隐的诗——中国九世纪的巴洛克诗人》、《北宋主要词家》为出色代表。对于刘若愚的中国文论翻译,本章采用译本比较的翻译批评方法将刘若愚的翻译与宇文所安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呈现出刘若愚中国文论翻译的匠心独具与显著特色。刘若愚的中国古典诗词翻译又以唐诗英译为亮点,尤其是李商隐诗歌英译较多。本章在梳理美国唐诗译介概况的背景基础上总结、评价刘若愚的翻译策略,例如“注释法”、“祛模糊法”等,凸显了刘若愚在英译唐诗时为彰显中华文化本土特色所作出的种种努力与良苦用心。本章从文学批评与文学文本两个维度来梳理总结刘若愚的翻译实践,以期为今后中国文论与文学文本的英译积累宝贵经验,同时也为公正、全面地理解刘若愚传播弘扬中国文化之功提供切实的参考。本文第五章致力于呈现刘若愚文学批评的跨文化传播启示。通过结合心理学角度的“缺乏性动机”、“丰富性动机”以及巴赫金的“外位性”理论、帕森斯的“文化维模”等跨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来分析刘若愚的中国文学传播思路与策略,从而肯定了刘若愚在英语世界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之功,总结了刘若愚中国文学的跨文化传播实践对于今后中华文学的域外传播带来三点启示:简言之,第一,理解缺乏性动机与丰富性动机;第二,考虑“文化维模”功能;第三,提倡“外位性”眼光。在时代呼唤“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不断提高文化交流水平”的今天,总结刘若愚先生在英语世界传播中国文学艺术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对于加强和改进中国文化域外传播工作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与参考价值。中国文学与文化在异质文化语境的输出对于打破世界文学体系的不平等、消解西方文化霸权并且倡导多元文化并存、和而不同的世界文明格局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