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交际日趋多模态化。图像、声音、文字、音乐、手势等多种模态相互交织,协同作用,传递信息,建构意义。在此背景下,多模态隐喻研究逐渐深入,涉及多种语类和领域。然而,迄今为止,该类研究较少关注模态丰富的大型现场活动,具有其研究局限性。开幕式,作为一项活动的开端,具有提振士气、宣传文化和促进交流的重大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呈现方式日渐丰富,传达信息所用模态也逐渐多样化,显示出了较大的研究价值。然而,目前对于开幕式的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从研究视角上看,研究大多是从新闻传播、历史和体育等角度展开的,鲜有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其多模态隐喻;其次,从研究语料上看,相关研究更青睐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而忽略了像G20峰会等经济政治活动的开幕式。因此,本文将以2016年G20杭州峰会开幕式为语料,对其中的多模态隐喻进行细致分析。G20杭州峰会开幕式,实则是大型西湖水上情景交响乐音乐会。本次晚会由张艺谋导演,主要包括九个节目,时长53分16秒。通过对此次开幕式视频语料的分析,本文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以期为重大活动的开幕式举办提供借鉴意义:(1)G20杭州峰会开幕式中存在哪些主要的模态类型?(2)在各个类型的模态中,存在哪些多模态隐喻?在这些隐喻中,源域和目标域是如何呈现的?在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中,转喻起到了什么作用?(3)在不同类型的模态之间,多种源域是如何跨模态互动的?通过这种多模态互动,隐喻主要建构了什么意义?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和多模态隐喻理论,本文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2016年G20杭州峰会开幕式中的多模态隐喻进行了细致研究。以开幕式致辞和九个音乐节目为十个主要案例,本文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每个案例中的主要模态、隐喻映射和源域的跨模态互动进行了深入探讨,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G20杭州峰会开幕式中存在4种主要的模态类型,分别为音乐、图像、色彩和有声语言,在隐喻意义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2)G20杭州峰会开幕式中存在多种多模态隐喻,其源域大多是具体的,分布在四种主要模态之间,目标域或具体或抽象,多与中国文化、峰会精神相关。而且,在到抽象目标域的映射中,转喻承担了中介的作用,意义重大。(3)源域各模态之间联系紧密,通过相互补充,协同配合,共同建构隐喻意义。通过这种跨模态互动,语篇建构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形象(爱国、勤勉、友好、高洁、包容、追求爱情、力求和谐)和峰会主题(“共同创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等隐喻意义。通过对G20杭州峰会开幕式的研究,多模态隐喻的普适性得以证实,其研究语类也得以扩展,以期为日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佐证,同时也为大型活动开幕式的成功举办提供有效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