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颅脑损伤以其高致死率、致残率和高额治疗费用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仍是目前神经外科医生关注的难点和重点。颅内压增高作为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颅内压监测已成为治疗颅脑损伤所导致的高颅内压的标准技术,特别是在重度颅脑损伤(s TBI)的治疗,且有效检测颅内压已成为是颅脑损伤诊疗的重要前提。本研究欲对比脑实质型有创颅内压监测与FVEP无创颅内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颅脑损伤以其高致死率、致残率和高额治疗费用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仍是目前神经外科医生关注的难点和重点。颅内压增高作为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颅内压监测已成为治疗颅脑损伤所导致的高颅内压的标准技术,特别是在重度颅脑损伤(s TBI)的治疗,且有效检测颅内压已成为是颅脑损伤诊疗的重要前提。本研究欲对比脑实质型有创颅内压监测与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过程中监测效果是否具有一致性,并通过与CT影像学表现对比,研究有创与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从2016年4月—2021年12月收治的27例开颅清除血肿外减压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3-8分)为研究对象,按照其颅内压监测方式分为有创及无创组,并按照其预后不同分为死亡组和非死亡组,分别记录术后1-5天的颅内压监测值,并对术后第1、3、5天的头颅CT影像进行计分。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5天两种方式的颅内压测量值及其变化趋势,以及两组ICP值与头颅CT计分的对比。结果1.无创颅内压监测组术后第一天ICP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手术减压效果明显。2.非死亡组中,在术后第2、3天有创颅内压监测组较无创颅内压监测组平均ICP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天数I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中术后1-5天两组监测I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第2-4天死亡组患者总体颅内压值高于非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4.非死亡患者无创与有创两种方式的颅内压测量值和头颅CT积分之间均具有相关性,且成正相关,其中无创组及有创组相关系数分别为r=0.88、r=0.90(p<0.05)。5.有创与无创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入院时GCS评分、损伤部位及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后不良率(χ~2=0.617,P=0.432)及切管切开率(χ~2=0.008,P=0.930)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实质型有创颅内压监测与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均可以安全、有效地指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颅内压值及其变化趋势。在重度颅脑损伤中脑实质型有创颅内压监测与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均与颅脑CT影像学表现呈正相关,其颅内压值均与CT积分具有相关性,且相关系数分别为r=0.90、r=0.88,(p<0.05)。结合头颅CT与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上提供了重要参考。针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监测方式的选择,多模态和多功能的有创颅内压监测更推荐。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在重度颅脑损伤的诊疗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还需进一步优化。
其他文献
新课改背景下,单元整体思想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直接体现,其通过单元整体设计,聚焦了语文的核心素养,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真正让语文教学指向了学生的发展需要。作业作为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载体,需要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走。因此,教师必须重塑作业观念,站在单元整体的角度优化作业设计,突出作业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发挥作业巩固复习、拓展延伸、提升素养的作用。对此,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简要分析了当前小学
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推进,我国征地制度改革呈渐进式变迁,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成为土地征收制度的核心部分。为了探索适合我国的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模式,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征地制度的变迁历程,发现我国征地补偿存在征地范围大、补偿标准低、征地补偿程序不规范等现实困境。借鉴国外先进国家征地补偿制度,认为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应该将公共利益放在首位,同时考虑市场价格,构建多元的补偿安置方式并健全征地补偿程序,以期探
<正>在全球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而随着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深刻变化,他们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因此,21世纪的课程改革不再单纯围绕以社会需求、学生发展或学科体系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展开,而开始出现“知识转向”的倾向,以核心素养、核心概念或学科技能来组织课程内容成为各个国家课程改革的共识。在此背景下,我国课程改革为应对教育需求转变、教学模式更新、培养目标提
<正>本文积极贯彻“双减”方针,依据地理学科要求,结合初中生现状与学情,以世界地理“陆地和海洋”单元为例,通过实践探讨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作业设计与评价方式,使“双减”政策在学生作业中落地生根。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教育改革和课堂革命提出根本要求。“双减”是国家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应当重视教学方法,以核心素养的基本诉求为基础,选择高效、积极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地理基础知识时,还能够将自身的地理技能水平提升,使学生的地理思维得到锻炼与培养。教师可以将情境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情境教学模式中能够有效消化地理知识,从而更好地运用知识,提高自
运用SOLO分类理论对2020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Ⅲ地理试题进行思维能力考查分析,以SOLO分类理论作为评价工具和准则,对试题进行“层次梯度化”筛选,捕捉高考动向,并针对地理课堂教学、高考备考等提出可行性建议。研究发现:试卷中的地理试题存在明显的SOLO层次梯度,其中试题的能力考查范围向SOLO分类理论中的关联结构层次(R)和多点结构层次(M)倾斜;高考在选拔人才时越来越重视学生关联结构层次和拓展抽象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只有具备专业的思维才能高效地管理班级,引导学生积极地发展。班主任的专业思维源自对教育对象和教育本质的认识。班主任要尊重差异,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多角度看待问题,深入思考,才能找准教育的“关键点”,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和人生导师。
地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也是初中阶段必学的学科。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图形教学法是一种将知识点转化为图形的过程,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教师借助图形辅助知识讲解,可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有效汲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应该根据当前教学现状,合理应用图形教学法,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
<正> 遵义章第五建功立业,须遵循事物的自然之理,明辨事由起因,判断事物的结果。全章共分五节。第一节,是说欲立功立事,首先必须明察自身的弊端,追本溯源。有过不知,迷而不返,以言取怨,政令不一,怒而无威,就是蒙蔽真象,惑乱真理,祸患来侵,毁坠背离的根由,不可不慎。再如,好直辱人,戮辱所任,慢其所敬,貌合心离,亲谗远忠,近色远贤,又是灾殃、危亡、凶败、孤独、死丧、昏暗的原由。第二节,是畅述行事用人的弊
高考评价体系是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实施路径。以广东省2021选考18题为例,从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层"角度进行试题分析,并提出关于该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