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十六大”已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尽快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步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环节,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既是中国农村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广大农村居民的迫切需求,也是中国政府在新世纪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目标实现的需要。它对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农村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有效的成型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区域性的社会保障项目,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只覆盖了不到10%的农村人口,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和社会福利都非常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社会的迫切需要,而且还存在着诸如保障面窄、保障水平低、保障功能差、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其进一步发展还受到诸如二元经济体制、农村经济水平低、农民社会保障意识差、土地制度不完善、资金筹措困难、运行环境约束等障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在系统论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考察了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认为随着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一次次变革,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由低水平的非正式制度向高水平的正式制度演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大趋势。通过深入考察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程及对相应阶段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以及对中国国内城乡之间社会保障的对比研究,总结出了一些中国农村在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时所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本文综合运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综合系统分析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针对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了构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大方针和原则,然后提出了一些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些战略建设构想。本文最后,单独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运行时或将遇到的一些障碍因素也进行了探讨,结合自己在深圳地区实践研究的情况,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本文的特点在于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不仅仅停留在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等研究,更为重要的是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带来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和视角,具有较强的学术理论性,对具体实践运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