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专业知识永远值得关注,因为任何教学的研究都应该着眼于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使用了什么样的知识。研究问题直接体现文章的价值。本研究采用的MPCK定义为,MPCK是数学学科内容知识(MK)、一般教学法知识(PK)、关于数学特定课题学生的知识(CK)和教育技术知识(TK)融合而成,本质上是课堂上教师如何把学术形态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育形态的知识,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研究主要针对苏北某高中6位职初优秀数学教师,以听课、录像带观察和课后访谈作为研究工具,主要关注优秀职初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MPCK及其导致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习结果。本研究采用黄毅英教授对教师MPCK的分类,即PK、CK、MK和TK。由于本论文主要研究高中阶段教师MPCK,较少讨论TK。研究发现,优秀职初教师MPCK各成分的区分并不那么明显,PK、CK、MK交集比较大。教师的MK越多,课堂教学变式就越多样化,这样有利于教学方法的积累,教师的PK也在增长;教师PK越多,教师在课堂上更能多样化地调整教学方式,同时MK在积累,CK也在不断积累。运用MK、PK、CK才能将科学形态的MK有效地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的MK,对于教师的PK的增长越快。教师的CK所占比例多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更多趋向于与学生互动,比较更加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预知可能出现的错误理解。教师的PK所占比例多一些,课堂上更易于倾向旧知回忆及课堂问题呈现多的样化,更多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经常采纳学生的观点,即使学生的观点有缺陷,也会对学生的观点提出表扬,对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出肯定。教师在分析学生提出的解法的过程中,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很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MK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实践表明,MK所占比例多的教师,对习题的变式无疑是更丰富的,在同等条件的教学下,学生对知识点和解题思想的掌握更牢固,教师讲解的不是很多,但是指导学生的练习行为却更多。数据显示优秀职初教师的知识中MPCK的比例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