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广西巴马长寿地区老年人肾系证候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在巴马卫生局、长寿研究所、卫生院及村委会的协作下对735名60岁以上(含60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276名老年人,采集血液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与直接测序技术,研究百岁组(≥100岁)27名、90岁组(90-99岁)56名、老年组(60-89岁)114名老人的肾系证候分布特征及其与ACE基因I/D多态性的关系,并检测79例60-70岁自然死亡人群生前留取的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用Excel、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与统计描述。结果1)735例被调查对象中有肾虚证候者281例,占38.23%,其中,男性145例、女性136例。不同肾虚证候中,肾气虚218例(77.58%)、肾精虚23例(8.19%)、肾阴虚15例(5.34%)、肾阳虚16例(5.69%)、阴阳两虚9例(3.20%)。2)不同年龄段老年人肾虚的发生率随年龄而呈上升趋势,肾虚证各型的分布则各有特点,肾气虚与年龄呈正相关。3)在巴马长寿地区肾虚老年人中,出现频率较多但程度较轻的肾系证候依次是:脉无力、肢软、苔白、夜尿频多、齿摇、小便黄赤、头晕目眩、裂纹舌、健忘、乏力;出现频率较多且程度较重的肾系证候依次是:齿摇、健忘、头晕目眩、苔白、乏力、裂纹舌、视物模糊、夜尿频多、畏寒怕冷、老舌。4) Deletion/Deletion型(D/D型)老年人肾虚症状最少,Insertion/Deletion型(I/D型)老年人次之,Insertion/Insertion型(I/I型)老年人肾虚症状最多。5)在ACE基因I/D多态基因型中,百岁组I/I、I/D、D/D型出现频率分别为37.04%、33.33%和29.63%,I和D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分别为53.70%和46.30%。百岁组D/D基因型出现频率和D型等位基因出现频率高于老年组(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与90岁组比较,无论是I/I、I/D或D/D基因型,所占百分率均比较接近,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6)D/D基因型经SSCP证实基因型及电泳图像全部相同。7)直接测序结果再次验证ACE(I/D)多态性判断准确。结论1)巴马长寿地区老年人肾虚发生率远远低于文献报道的非长寿地区的肾虚发生率,这可能是巴马老人长寿的原因之一。2)在巴马长寿地区的肾虚老人中,肾系证候分布以肾气虚为主。此部分老年人以肾气虚之症状出现频率最多,无论轻、中、重度都以肾气虚症状为主,无明显肾阴虚、肾阳虚等证。3)巴马长寿地区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肾虚的发生率随年龄而呈上升趋势,肾虚证各型的分布则各有特点,肾气虚与年龄呈正相关。4)ACE基因的D/D基因型和D型等位基因与巴马老人自然长寿有关,可能有利于长寿,而I/I型ACE基因不是长寿基因。5)ACE基因型与多种肾虚证候及长寿有关联,D型等位基因有可能不利于肾虚发生而有利于长寿,D等位基因与长寿的相关程度如何,仍需扩大样本含量或进行其它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6)肾系证候与ACE基因I/D多态性及长寿密切关联,同时也应考虑到长寿受环境、地域、种族等多种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