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检验提莫菲维小麦与葡萄牙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的真实性,拓宽小麦的遗传基础,丰富小麦遗传资源,本研究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C带分析以及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等方法进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亲本及杂交后代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父本葡萄牙野燕麦的染色体长度和臂比范围都最大,各后代株系居中,母本最小;后代株系的染色体长度大于母本染色体的长度范围(双单体后代除外),而包含在父本染色体的范围之内。母本的核型为2A,父本的核型为2B,不同后代株系的核型分别为2A或2B。通过对不同后代株系以及父本染色体的形状、长度、臂比和随体情况分析,发现不同后代株系中存在不同数量的父本染色体;TP1株系、TP2株系、TP3株系、TP4株系、单体后代1、单体后代2和双单体后代分别包含4对、4对、5对、1对、2对、2对和3对与父本相似的染色体。 比较分析不同杂种后代中核型与父本相似染色体的C带带型情况,发现它们的C带带型也与父本基本一致。所以,染色体C带更加明确地显示了后代中的确存在了父本的遗传物质。 处于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杂交后代根尖细胞基因组原位杂交显示,在有丝分裂前期的双线期和终变期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呈现黄绿色荧光杂交信号,而其它的染色体呈现橙红色荧光。TP55株系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有一条染色体的长臂发出黄绿色杂交信号,初步鉴定是提莫菲维小麦与葡萄牙野燕麦构成的易位系。 核型分析、C带以及基因组原位杂交等研究结果一致证明提莫菲维小麦与葡萄牙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的真实性。同时,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小麦属与燕麦属之间的可杂交性,为小麦属的远缘杂交范围进一步扩大提供依据,为小麦育种寻找更多的优良基因来源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