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脑组织12/15-脂氧合酶的表达及作用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创伤性脑损伤(TBI)是神经外科临床常见急症,致死致残率高。TBI对脑组织造成的损伤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继发性损伤包括脂质过氧化与自由基(ROS)损伤、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与Ca2+失衡、神经元凋亡和炎症等多种病理过程。在继发性脑损伤的病理机制中,脂代谢紊乱引发的级联反应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细胞膜的花生四烯酸级联反应的激活即与氧自由基的产生密切相关,脂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磷脂酶A2、前列腺素、白三烯等多种炎性代谢产物,均会引起不同类型的细胞损伤。12/15-脂氧合酶(12/15-LOX)是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的关键酶之一,亦被证实为脂氧合酶家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亚型之一,参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过程,与神经系统氧化应激、炎症和神经元凋亡有密切关系。然而,关于12/15-LOX代谢途径在TBI后病理机制中的研究仍较少。本实验主要研究12/15-LOX在大鼠脑外伤后脑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干预12/15-LOX表达对脑外伤后皮层炎症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第一组实验中,70只健康雄性SD大鼠(250-300克,南京军区总医院动物中心),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TBI后6、12小时、1、2、3天和7天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为假致伤,仅行右侧顶骨开窗而无脑损伤。TBI组应用Feeney自由落体致伤法制备TBI模型。分别于伤后6、12小时、1、2、3天和7天处死大鼠,取挫伤灶周边皮层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反转录PCR(RT-PCR)检测12/15-LOX在皮层的表达。第二组实验中,共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TBI组、TBI+DMSO(二甲基亚砜,有机溶剂)组、TBI+黄芩素组,每组10只,各组给予不同药物处理。对照组假致伤,动物模型同第一组实验。参照第一组实验结果,于伤后第2天(12/15-LOX表达高峰),处死所有动物,获得挫伤灶周边皮层标本。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炎症介质IL-6及TNF-α表达。结果:(1)TBI后12/15-LOX mRNA及蛋白水平在挫伤灶周边皮层表达显着增加,TBI后6小时甚至更早即开始升高,2天达到高峰,7天恢复至正常水平。(2)与TBI组相比,应用黄芩素抑制12/15-LOX能显著减少神经元凋亡、降低炎性介质IL-6和TNF-α表达水平。结论:12/15-LOX参与TBI病理过程,TBI后皮层12/15-LOX表达明显上调,通过黄芩素抑制12/15-LOX能显著降低皮层凋亡及炎症水平,改善TBI预后。
其他文献
背景:通过研究吸入性麻醉药与阿片类药物的相互关系,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使麻醉过程更加平稳,减少污染,降低经济成本,具有现实的临床意义。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麻醉性镇痛药
以三聚氰胺和甲醛为原料制得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将其与辛基苯酚聚氧乙烯(10)(OP-10)、正戊烷、甲酸混合均匀后制备MF泡沫。结果表明,MF的黏度随反应时间增加而提高;MF泡沫的表观
1.研究目的通过对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 ID型损伤腕关节镜治疗下的骨隧道制备,探讨桡骨远端解剖学结构,从而寻找桡骨远端骨隧道的安全出口点,为临床术式的选择提供
研究背景:瘢痕是创伤后纤维组织代替正常皮肤组织的结果,它是一种组织过度修复的必然产物。在瘢痕形成机制中包含了一个重要机制——瘢痕内血管生成机制,异常的血管生成可能是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表抄表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由最初的传统方式抄表到使用抄表机抄表,再到现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中试用的无线技术抄表,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都弥补了
智能制造和工业4.0是我国目前大力提倡的制造业发展方向,所谓智能制造是指利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简化工业生产过程的劳动力行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业制品的质量
综述重症监护室(ICU)病人身体约束的适用指证及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指出身体约束是ICU一项重要和常用的辅助性医疗措施,但各国对于身体约束是否使用或使用指证的看法不尽相
湖北省大悟县位于鄂东北低山丘陵地区,旱涝灾害频繁,水利设施薄弱,水利死角面积大,农业抗灾能力较低。大悟县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建设原则,切实加强
关于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讨论由来已久,2006年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再次引发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探讨。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导向应更重视规则导向,辅之以原则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