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语言适应和身份认同研究是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重要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通过研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语言适应和身份认同,从一个侧面了解他们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和主观心理,可为城市民族工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本文以北京市魏公村傣族流动人口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获得他们在京的语言适应和身份认同相关数据和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语言与身份认同、二元社区和语码转换等相关理论,力求客观、深入地对他们在京的语言适应和身份认同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魏公村傣族流动人口来自云南德宏傣族聚居区,以傣语为母语、兼通汉语,是典型的双语人,来京后在语言选择上有明确的针对性。针对其他民族,他们选择普通话作为交际工具;针对本族人,不论是在工作场合还是日常生活中,出于彼此间的民族及地域认同,他们都更倾向于使用傣语进行交流。对魏公村傣族流动人口来说,普通话是一种族际交际工具,在本族内部使用频率很低、交际功能不如傣语强。从傣族聚居区来到北京,随着语言环境的改变,他们的普通话水平有所提高,母语傣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北京以普通话为主流的语言环境中,他们对母语傣语仍保持着深厚感情,同时也清楚地认识到汉语的重要性,不断调适着原来的语言习惯。
魏公村傣族流动人口的民族、语言及职业特点使他们保持着群体内的强大凝聚力和身份认同感,与周围其他群体呈现出较强的异质性,群体之间差异明显、互动较少,构成一个典型的二元社区结构。一方面,魏公村傣族流动人口群体表现出相对封闭性,群体内部保持着传统的语言使用习惯和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对母语的认同使他们在远离傣族聚居区的北京仍保持了自身的民族身份和文化传统,这种身份认同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他们对母语的感情,使他们在以普通话为主流的语言环境中仍然坚持使用傣语进行交际;另一方面,二元社区并不是处于完全相互隔离的状态,各种群体在同一社区中共生共存,彼此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交往和联系。北京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氛围为魏公村傣族流动人口提供了接触、学习城市文明和异质文化的机会,促使他们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方面的转变,使他们的语言使用和身份认同在当今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中呈现多元化的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