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风沙运动引发的灾害在中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研究风沙运动机理被认为是全面了解和防治风沙灾害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以荒漠草原为背景,主要研究影响荒漠草原地表风沙流大小的影响因子及其运动规律,分析了荒漠草原风沙流含沙量与风速、土壤性质变化、地表植被盖度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关系,探讨了高度和方向对集沙量的差异性分析,并揭示荒漠草原地表风沙流的变化特征,得到结论如下:⑴春季和秋季风沙流含沙量与平均风速呈显著正相关;春季风沙流含沙量与平均土壤含水量呈高度负相关,冬季呈高度正相关;春季风沙流含沙量与平均地面温度呈高度正相关;春季风沙流含沙量与空气湿度呈高度负相关,在秋季呈显著负相关。⑵春季风沙流含沙量均与各影响因子呈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平均含水量>平均地面温度>平均风速>平均空气湿度。夏季风沙流含沙量与各影响因子相关性差,是由于夏季降水影响了集沙仪收集数据的准确性,导致在夏季集沙量与各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较低。⑶主导风向上风沙流含沙量与各影响因素相关性最差,此外,高度对集沙量的影响比方向更为显著。⑷各季度荒漠草原地表风沙流结构存在很大差异:春季和夏季含沙量随着高度增加而减少,且各层含沙率随着高度变化较大;秋季和冬季,含沙量随着高度增加基本不变,且含沙量在各层变化较小。春季和夏季的输沙量随高度变化规律符合幂函数和对数函数,且幂函数的相关系数都大于对数函数;秋季和冬季的输沙量随高度变化规律符合多项式函数。⑸风沙流总含沙量:夏季(54.497g)>春季(48.096g)>冬季(10.0081g)>秋季(8.982g)。各季节风沙流含沙量最大值在W、NW;最小值在E,这主要由全年风向频率决定。⑹春季颗粒组成最大值随着高度依次为细沙、粗粉沙、细粉沙。夏季颗粒组成最大值随着高度依次为中沙、粗粉沙。秋季和冬季,在不同高度上颗粒组成最大值均是粗粉沙为主。由于春季风沙流活动强烈,低层能带动颗粒较粗的细沙,空中浮动的细粉沙最多,上层的细粉沙较多。夏季由于降水较多,所以下层受的水蚀影响,雨水带着泥沙进入,中沙含量最多。其它季节中风沙流含沙量主要以粗粉沙和中粉沙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