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特别是质量、技术摩擦不断增多,已经影响到中国产品的国际声誉和对外贸易持续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不断加剧,低价格产品竞争模式难以持续,有鉴于此,迫切需要提高我国出口产品质量。但在此之前首先应该了解我国产品质量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目前国内对产品质量竞争力的比较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借鉴国外对产品质量的研究方法,以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美、日、韩、俄、英、法、德、印、东盟)的工业出口产品为对象,分析其在双边贸易中的产品质量竞争力水平及其时空变化,为我国工业出口产品的质量升级提供依据。本文在对产品质量竞争力进行文献综述之后,利用单位产品价值、质量敏感行业出口份额、高价格阶段产品的出口份额三个指标,结合1996年与2006年的进出口数据,通过计算、归纳、比较分析,从总体上、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三个角度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进行了剖析,试图描述和反映我国出口产品质量与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比较所表现出的竞争力水平以及过去十年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变化情况。所得结论总结如下:1、从总体上看,在我国与主要贸易国工业出口产品的双边贸易中,中国与发达国家(美、日、英、法、德)相比,绝大多数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质量竞争优势,而与发展中国家(韩、俄、印、东盟)相比,一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质量竞争优势,一部分资源或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质量竞争优势,且1996年与2006年相比,有些国家的有些行业已由其他竞争类型转为质量决定型行业,另一些则会有相反变化或没有变化。2、从产业间质量升级来看,2006年与1996年相比,不仅高显性质量弹性行业有所不同,且对这一类型行业起决定作用的国家也发生了一定的转移。由原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向资源或资本密集型行业转变,由原来绝大部分的质量决定型行业由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决定逐渐转移向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决定。3、从产业内质量升级来看,一方面,2006年处于高价格阶段的行业类型比1996年有了很大改善。1996年处于高价格阶段的行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十年后,处于高价格阶段的行业有向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变的趋势,但是与发达国家的行业结构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另一方面,1996年与2006年十年间,高价格阶段且出口份额大于等于50%的行业在整个工业品行业的份额不高,都不到1/3,且处于这一阶段的产品存在大量贸易逆差。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工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