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学和文学评论曾经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研究领域,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这两个学科逐渐融合,并开始相互借鉴与渗透。于是,作为这种融合和渗透的结果,一门新的学科开始形成并日益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这门新的学科就是文体学。申丹(2000)在《西方现代文体学百年发展历程》中总结了文体学的发展过程:二十世纪前半叶是现代文体学的成长期,六十至七十年代是其兴盛期,八十年代话语文体学兴起,九十年代社会历史/文化文体学蓬勃发展。从这个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几年来文体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头并进的势头,不同的文体学派竞相发展,不断有新的文体学派形成。在这些学派中,有一派文体学家采用语用学来分析文学作品。这些文体学家将自己的研究描述为“文学语用学”或“语用文体学”。较早使用语用学方法研究文学语篇的是荷兰语篇语言学家Van Dijk和美国文学语言学家Pratt。另外,美国语言哲学家Searle和中国语用文体学家封宗信也是这个领域的代表人物。 戏剧是最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它在文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文学批评和文体学研究领域,戏剧是被涉及的最少的文学体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戏剧的基本构成元素是对话。这就使得戏剧这种文学体裁与小说和诗歌相比文学性更少,更接近日常语言。用文学理论来研究这种文学性较少的文学体裁难度相对较大。语用文体学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语用学的研究对象是使用中的语言,它和文体学的结合给戏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语用文体学研究拓宽了语用学和文体学的研究范围和层面,对戏剧批评和文学研究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领域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是英国语言哲学家John Langshaw Austin在1955年为反对逻辑实证主义而提出的。美国语言哲学家John Searle丰富并发展了这一学说,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并探讨了言语行为的形式化。言语行为理论从行为角度阐释人类言语交际,旨在回答语言是怎样用之于“行”,而不是用之于“指”这样一个问题,体现了“言”则“行”的语言观。Austin把言语行为分为三类: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随着言语行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