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状况和政策吸引着国内外社会的密切关注,每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发展状况和政策主张的权威途径。因此,《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也变得愈加重要。它不仅有利于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而且有利于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翻译目的论无疑为《政府工作报告》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目的论强调翻译是有目的的行为,不同的翻译目的和预期功能需要不同的翻译策略,换言之,译文的目的与预期功能是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决定性因素。这不仅对翻译过程、原则及策略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并且对翻译实践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目的论角度出发,探讨此理论之于《政府工作报告》法译的指导性和可应用性。第一章系统地介绍了目的论的发展轨迹及其具体内容,得出目的论是以翻译目的来决定翻译策略。第二章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归纳出其文本类型、文本功能以及语言特点,得出《政府工作报告》是集信息型、表达型和施为型文本特征为一体的的混合类文本,在翻译中尤为着重对意思和本质信息的传递。而上述这些要素正好与目的论相契合,即目的论适用于指导《政府工作报告》的法译。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运用目的论的三个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汉译法进行实例分析。目的原则下通过直译、意译、解释和注释的方法对中国特色词汇和缩略词进行翻译,以达到准确传递原文信息的目的;连贯原则以省略、被动、照应等策略对重复词、无人称句以及语篇进行翻译,使译文语义连贯,更具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忠实原则则主要通过保留原文结构和汉语的发音,使排比句和音译词的翻译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本文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法译研究,以期探索出可行的的翻译原则和策略,并为类似政治文献的法译研究提供一个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