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纠错码被用来提高信道传输的可靠性和功率利用率。1962年,Gallager首次提出了LDPC码的古典模型,即规则(regular)的LDPC码。但由于当时计算机水平发展有限,硬件实现困难,LDPC被长期的遗忘了,直到1995年才成为学界的焦点。LDPC码是目前最逼近香农限的一类纠错码,它具备比Turbo码更接近香农限的误码率性能和完全并行的迭代译码算法,因此也比Turbo码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当前众多新兴领域中都采用了LDPC码,如无线局域网IEEE802.11、地面广播传输系统DVB-S2和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等等,未来的无线移动通信中LDPC码也将成为一个选择。现今中国出台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中的多载波系统DMB-T的信道编码方案中也采用了LDPC码作为其内码。本文重点对DMB-T系统中采用的LDPC码的译码算法和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并采用FPGA自主设计和实现了该系统的LDPC译码器。为了使读者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更好地理解DMB-T系统中的LDPC码,本文前半部分主要从理论上详细介绍了LDPC码,为后半部分做好铺垫。第二章循序渐进地阐述了LDPC码的基本原理,包括LDPC码的发展历史、LDPC码的定义、Tanner图分析,以及古典译码方案和现代译码方案。在此理论基础上,本文第三章介绍了一类特殊的LDPC码,即具有准循环特性的LDPC码(QC-LDPC),详细阐述了这种码的特点,并由此切入到DMB-T系统中采用的QC-LDPC码。针对DMB-T系统,本文给出了其所采用的三种码率的QC-LDPC码的具体参数。从第四章开始,本文进入LDPC码的实现部分,总结了利于硬件实现的QC-LDPC码的译码算法,并采用Matlab软件对DMB-T系统的LDPC码进行了性能仿真,验证了其优越的误码性能。本文最后一章是对研究生阶段所做课题的归纳和总结,给出了DMB-T系统中能够支持0.4、0.6、0.8码率以及QPSK、16QAM和64QAM三种调制方式的LDPC译码器的设计思路和实际的FPGA设计结构,并由时序仿真结果验证所设计的译码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