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但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
本文选择了最能代表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综合水平的汽车产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因为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产业结构升级的推进器,可以带动的行业和产业面之广,为各种新科技的应用提供的平台之宽,可创造的税收和就业岗位之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之大,让其他任何产业都难以望其项背。对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目前国内学者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进行的研究很多。但大都是定性分析,定量实证分析很少。在实证分析的相关论文中,从评价技术创新的指标体系来看,指标的涉及面很广,但有很多指标没有给出具体的测度方法,而且很多指标(如领导者的创新意识等)带有很强的主观因素。从评价方法来看,目前的方法集中于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但这些方法要求大样本、服从典型分布的数据,而我国汽车产业统计数据属于小样本、少数据,更谈不上典型分布。
本文从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入手,设计和实现适合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实证研究了1997~2004年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状况,然后用主成分分析对我国汽车产业七家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是对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
本文在方法上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主要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在对1997~2004年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状况分析中主要采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的结合使论文的论述更加深入。
实证结果表明:从目前情况来看,相对于其他能力而言,产出能力是影响中国汽车产业创新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制造能力。而研发能力和创新环境是比较薄弱的环节。目前,我国虽然在逐步加大创新的投入能力,但消化吸收费用缺乏,没有将引进的技术消化吸收。本文还对我国汽车产业七家大型的企业(集团)进行了实证比较,对其创新水平进行了排名,得出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我国居于领先地位,这显示了上汽在我国汽车产业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居于第三位,主要是因为其在研发经费的投入方面做得不好。广州本田尽管总排名偏低,这主要是因为其职工人数远远低于上汽、一汽等其他汽车集团公司,但也应看到广州本田在研发投入、生产效率方面表现出色。
论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导论部分提出问题,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概述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是产业技术创新相关理论研究。界定了技术创新的内涵,并就产业技术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阐述。指出本文所指的技术创新是从技术、市场、管理和组织体制等生产系统或经济系统的要素方面来理解的广泛意义上的创新,而不是基于发明与创新的联系和区别来理解的狭义技术创新。
第三章研究了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主要内容包括我国汽车产业基本发展状况和汽车产业创新现状两部分。
第四章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汽车产业的特点,构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第五章是实证分析。针对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数据属于小样本、不具有典型分布以及不确定性等特点,运用灰色理论对已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关联分析,对产业技术创新效益指标进行排序,据此反应近年来各指标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中国汽车产业内集中度较高的七家生产厂商的创新绩效,比较评价了他们的创新水平。
第六章主要是对整篇论文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为加快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提供政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技术创新的一般理论入手,在回顾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汽车产业的特点,从内生和外生两个方面分析了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而制定了评价汽车产业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理论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汽车产业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目前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提高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