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供体-受体环丙烷(DACs)是有机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反应物,可以作为很多有机体系骨架重要的构件,在天然产物全合成等方向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在温和的环境下,供体-受体环丙烷可以被路易斯酸催化开环,并形成不同位点的两性离子中间体,如1,2两性离子中间体、1,3两性离子中间体。这些两性离子中间体随后可以进行成环、官能化等一系列反应。因此,对路易斯酸催化供体-受体环丙烷的开环以及开环后的中间体的反应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体-受体环丙烷(DACs)是有机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反应物,可以作为很多有机体系骨架重要的构件,在天然产物全合成等方向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在温和的环境下,供体-受体环丙烷可以被路易斯酸催化开环,并形成不同位点的两性离子中间体,如1,2两性离子中间体、1,3两性离子中间体。这些两性离子中间体随后可以进行成环、官能化等一系列反应。因此,对路易斯酸催化供体-受体环丙烷的开环以及开环后的中间体的反应性研究已成为目前较为热门的一个研究领域。本论文利用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DFT)、概念密度泛函理论(CDFT)及过渡态理论(TST)等方法对路易斯酸催化下DACs的开环反应做了详细的研究。通过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以及基组,得到研究体系的反应势能面,进而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背景。本章简要介绍了:(1)供体-受体环丙烷简介以及其参与的较为经典的有机反应。(2)DACs开环产生两性离子中间体的方式和机理。(3)镓配合物介导下DACS产生的非传统的1,2两性离子中间体的研究进展。(4)路易斯酸催化下DACs开环产生1,3两性离子中间体后进行环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本章简要介绍量子化学的发展历史、密度泛函理论和概念密度泛函理论、过渡态理论、DFT-D校正与溶剂化效应模型等相关知识。第三部分: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三种不同的镓络合物体系:分别用Ga Cl3、Ga2Cl6和Ga(L)3][Ga Cl4]3(L=丙二酸二甲酯)复合物催化两种类型的炔烃(苯乙炔和1-苯丁炔)与DACs开环后产生的1,2-两性离子中间体(2-(苯亚甲基)丙二酸二甲酯)的反应机理、区域选择性、化学选择性以及不同的镓络合物在反应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镓离子络合物[Ga(L)3][Ga Cl4]3是该反应真正的活性催化剂。这种络合物形成后,反应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苯乙炔或1-苯丁炔亲核进攻[Ga(L)3][Ga Cl4]3,生成不稳定的乙烯基阳离子中间体。(2)在苯乙炔体系中,乙烯基阳离子中间体从[Ga Cl4]-接受氯原子得到了E-构型的中间体。(3)同样的过程发生在Ga(III)络合物的其他两个配体上,得到最终产物。同时,计算结果表明在1-苯丁炔作为反应物的体系中,乙烯基阳离子中间体更倾向于发生傅-克烷基化反应生成五元环中间体,产生最终的环化产物。扭曲-相互作用能分析表明,在亲核加成阶段,镓络合物的扭曲能是影响活化能的主要因素。此外,整体反应性指数(GRI)分析表明,[Ga(L)3][Ga Cl4]3镓配合物模型具有最高的亲电指数ω,这也是为何镓配合物模型拥有三种催化形式中最低的能垒的原因。此外,计算结果表明,区域选择性(E-构型)和化学选择性(氯化或傅-克烷基化)主要受空间位阻效应控制,而不是电子效应。本工作为分析理解一些比较特殊的镓介导的反应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第四部分:利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Ni(Cl O4)2·6H2O催化DACs和不同取代基双氮杂环丙烷的[3+3]成环的反应机理以及立体选择性。计算结果显示,整个反应包括三个步骤:(1)双氮杂环丙烷对DACs进行亲核进攻形成季铵中间体;(2)季铵中间体中不稳定的C-N键开环形成关键中间体;(3)关键中间体中带相反电荷的两个碳通过六元环过渡态形成不同构型的产物。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该反应的速控步是双氮杂环丙烷对DACs中连接供体的碳原子的进攻,且初始原料DACs的构型对第二步形成的关键中间体的构型有决定性作用;当使用R构型的DACs作为反应原料与五元环取代的双氮杂环丙烷反应时,E构型的关键中间体更稳定,且形成产物的能垒更低,因此主要为E构型产物。而S构型的DACs做原料时,主要产生Z构型产物;使用R构型的DACs与六元环取代的双氮杂环丙烷反应时,Z构型的关键中间体更稳定,且形成产物的能垒更低,因此主要为Z构型产物。同时,我们还计算了催化剂中的水在不同位点时的构型,验证了催化剂中水的位点并不影响该反应的选择性。最后,通过扭曲-相互作用能的分析证明最终产物的构型与关键中间体的构型密切相关的主要原因是扭曲能。
其他文献
近年来基于贵金属-半导体复合纳米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研究及其分析应用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其SERS增强效应除了贵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带来的电磁增强(EM),吸附分子与SERS基底间的电荷转移(CT)诱导增强也有着重要贡献。对TiO2来说,因其较宽的带隙(3.2 e V),致使高的电子-空穴复合率,其CT效应较弱,不利于SERS检测应用。本论文在传统Ag-TiO2复合纳米
背景:游离皮瓣修复重建是局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随着外科的发展皮瓣的失败率已经明显降低,但皮瓣坏死带来的后果仍是灾难性的。皮瓣血管危象是皮瓣术后常见严重并发症,并可能导致皮瓣坏死,而血栓的形成则是导致血管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预防术后皮瓣血栓的形成,除了显微外科技术改良之外,学者们尝试了多种围术期抗血栓方案,使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右旋糖酐、华法
目的:低位前锯肌阻滞复合腹直肌鞘阻滞与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腹直肌鞘阻滞对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68例,男46例、女22例,年龄范围54-70岁,BMI范围19-26kg/m~2,ASA分级均为I-I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腹直肌鞘阻滞组(S组)和低位前锯肌阻滞复合腹直肌鞘阻滞组(T
目的:基于荟萃分析和系统评价探讨多种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干预骨关节炎(OA)临床有效性和长期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建库至2022年3月的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Sinomed等)、英文数据库(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Medline Complete)和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中国/国际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等)。由两到三
目的探讨改良弹性固定Latarjet手术治疗伴有明显肩胛盂骨缺损的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时,移植骨块偏外放置在术后至少5年随访中对肩关节退变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1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20例接受改良弹性固定Latarjet手术治疗的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伴明显肩胛盂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采用X光评估肩关节退变情况并进行Samilson-Pr
亚胺是重要的有机含氮中间体,广泛用于药物和精细化工品的合成。醇胺氧化交叉偶联合成亚胺因原料廉价易得,副产物仅为水,符合“绿色化学”主旨,而备受关注。研究发现Ce O2在催化合成亚胺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远优于其他金属氧化物。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报道了多种铈基催化剂,但这些催化剂都存在反应时间长、催化效率低、稳定性和循环利用性较差等问题。为此,我们以铈物种作为催化活性中心,根据醇胺氧化偶联一锅法合成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现代分析化学方法逐步实现了仪器化、自动化和计算机化。各种现代分析仪器的出现快速准确的为人们提供了多维化、海量化的测量数据。分析仪器与分析软件的结合,使分析化学迈入智能化时代。与此同时,化学研究者们也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如何从大量的原始测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化学计量学随着计算机科学、统计方法学和应用数学等在化学领域中广泛深入的应用而应运而生,为分
氧化还原稳态是机体发挥日常生理功能的决定性基础,然而当机体氧化还原失衡,即体内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远大于抗氧化水平时,就会造成氧化应激。研究表明,氧化应激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Nrf2/ARE信号通路是机体核心的抗氧化防御机制,激活该通路能够引起抗氧化防御系统的上调,从而抵御氧化损伤,因此该信号通路可能是预防或延缓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靶
本论文Amorphispironone和三个雪松烷类倍半萜为目标分子进行合成研究,针对在合成研究中采用催化氢化反应还原双键的问题,对四取代烯烃不对称催化氢化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包括以下四章内容:第一章四取代烯烃不对称催化氢化研究进展四取代烯烃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以高产率、高对映选择性、原子经济性和对环境影响小为特征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章主要介绍五种不同类型的四取代烯烃不对称催化氢化的研究
研究背景和目的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作为目前腹股沟疝的主流治疗方式,对于该术式的术后疼痛管理,目前尚无定论。良好的术后疼痛管理,可以减轻病人焦虑不安的情绪,降低术后应激,提高舒适度,有利于促进病人术后伤口愈合,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加速病人术后康复,减少住院时间,符合快速康复外科(ERAS)的理念。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目前采用的麻醉方式主要是全凭静脉麻醉或静吸复合全麻,病人经常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