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非作为先秦最后一位诸子,其集大成之思想特征完整地保留在了传世著作中,其思想不仅在于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更在于其融汇黄老、通贯荀卿的学术特质。但伴随秦亡之实以及秦之暴政所带来的一系列反噬效应,使得法家经常被后学冠以“严而少恩”之弊病,更几度成为“酷政”的代名词,司马氏言韩非“归本于黄老”竟无迹可寻。随着研究渐深,“法术势”不可作为韩非思想全部的呼声愈发强烈,可见,无论是学者有意识“忽略”,还是无意识“创造”,都反向证明了亟需将韩非思想归本溯源的事实。本文以形上学之观念论为出发点,试图勾勒出韩非学术体系之思想渊源,复原其学理构造的现实来源。第一章为“解道”,以《解老》、《喻老》等言老子言论为底本,通过概念对比,初步探讨韩非对老子“道论”的继承与改造,进而得出韩非本于老子又有别于老氏的结论,需要指出的是,韩非以得身解德,对道“与天地万物剖生”的理解,实则已经剥离了老子道论的原始结构,为“理”的导入提供了依据。第二章为“改道”,在说明黄老为何,与韩非在学理上存在何种渊源之外,重在讨论“道理论”的发生逻辑、道法观念的生成与刑名观之来源。第三章为“体道”,论述“道理论”体系下韩非政治原则的具体运用,并从“君利”与“国治”两个视角,初步探讨理想政治状态与现实政治实态下的政治论细则,并认为韩非多维度的吸收了黄老思想。此外,以江户时期古学派代表人物荻生徂徕为核心,初步探讨域外思想家在解读韩非过程中所遇到的“道理”、“公私”等问题。通过以上三重讨论,得出在韩非思想体系中,“道不变理变”,法术者为万理之一,因此因时而异、因事而变的结论,因此,以黄、老为切入点,不仅可以避免过分地将韩非思想归入“帝王术”之流,同时可以更加清晰的甄别和剖析其理论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