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流动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为了进一步研究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从中发现可能的干预途径,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问卷、心理弹性问卷和心理适应问卷对苏州部分打工子弟学校817名流动儿童进行施测,并且在此基础上,从大众媒体关于流动儿童的报道、市民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流动儿童归属感及自我身份认同的抽样调查以及流动儿童的个案分析多角度深入了解这些差异背后的根源。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编制的《流动儿童歧视知觉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指均达到了测量学指标要求,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被调查的流动儿童超过70%具有中等程度的歧视体验。歧视知觉的年级主效应显著,歧视感知的性别-年级交互作用显著。短期流动组歧视知觉小于其他两组流动儿童。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流动儿童歧视知觉显著高于其他流动儿童。偏流动儿童组流动儿童具有较高的歧视知觉,其次是态度中立组,偏城市儿童组的歧视知觉最小。(3)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各指标中的孤独、自尊、群体归属感、心理适应Z总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短期流动组儿童的孤独感、自尊显著高于长期流动组儿童,中期流动组儿童大于长期流动组儿童。高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的流动儿童在孤独感、抑郁上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儿童,在群体归属感、心理适应Z总上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儿童。短期流动组儿童的孤独感、自尊显著高于长期流动组儿童,中期流动组儿童心理适应显著高于长期流动组儿童。偏流动儿童组流动儿童群体归属感、心理适应Z总低于其他两组儿童。(4)小学生流动儿童的家庭支持、教师支持显著高于初中生;初中生的朋友支持显著高于小学生。短期流动组儿童家庭支持、教师支持显著高于长期流动组儿童;长期流动组儿童的朋友支持显著高于短期流动组儿童。偏流动儿童组的社会支持低于其他两组流动儿童。(5)流动儿童心理弹性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其心理弹性除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以外,在其他人口学变量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6)歧视知觉各维度与心理适应各维度之间呈负向显著相关。歧视归因与社会支持各维度之间显著负相关,歧视感知与家庭支持、朋友支持显著负相关,与老师支持之间相关不显著。心理适应Z总与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孤独、抑郁与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自尊、群体归属感与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与歧视知觉之间无显著相关;心理弹性与心理适应Z总、自尊、群体归属感之间显著正相关,与孤独、抑郁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7)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中的歧视感知维度对孤独感、抑郁、自尊、群体归属感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对心理适应Z总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对孤独感、抑郁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对自尊、心理适应Z总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朋友支持对孤独感、抑郁和心理适应Z总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对自尊、群体归属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家庭支持对抑郁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对自尊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老师支持对群体归属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对孤独感、抑郁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对自尊、心理适应Z总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在歧视知觉与心理适应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弹性对歧视知觉和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8)通过大众媒体关于流动儿童的报道以及城市居民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调查,发现流动儿童仍然被排斥在城市社会的主流意识之外,证实了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得以产生的客观环境。被调查流动儿童自我社会身份认同更趋模糊;流动儿童的乡土归属感要大于城市归属感,且二者的差异显著,证实了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得以产生的内观环境。由此可知,流动儿童遭遇着与父母同样的命运,感受着作为“外来人”身份的尴尬,继承着作为边缘人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