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深扎我国家长的心中。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挺高,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深,使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成为家长们所关注的焦点。然而从当前情况看,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存在着数量上的相对稀缺性与分布上的非均衡性,这便说明了只有一部分适龄儿童能够享受到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提供。加之我国小学阶段所推行的公办小学"就近入学"制度,即在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需严格根据户口所在地学区就近就读相应小学。这使得家长们从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转向为对优质教育资源所对口的学区房的竞争。在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下,这些学区房的价格便一路畸形上升。这一问题早已引起了政府部门以及学术界的高度关注,2016年教育部提出了多校划片政策,学术界也从财税政策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但本文认为这些对策均不能从根源上对学区房问题进行解决,进而提出重构"教育税"的功能定位,将其用以我国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进而缩小学区房与非学区房间的价格落差。本文采用杭州市主城区这一案例,首先对主城区内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供给与需求情况进行面的描述,再将关注的目光聚焦至重点小学学军小学,将其对口小区的住房价格与周围非其对口学区的住房价格进行比较,从点上对学区房高房价问题进行分析。在对案情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杭州市学军小学等对应学区住房的相关数据,使用特征价格模型,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对优质教育资源资本化于住房价格中的理论假说进行论证,并对资本化程度进行分析。进而本文从学区房问题产生的根源出发,提出将"教育税"的功能重构为:专款专用于非学区房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学区房与非学区房地区教育资源的均衡性,进而减弱优质教育资源在住房价格中的资本化程度,缩小二者的价格落差。并对"教育税"的使用方案进行具体设计,主要涉及中央整体征收与地方具体使用相结合,制定相应法律与制度以形成监督与约束,组建专家评估队伍以确定资金投入区域,设立监管部门以形成外部监督,日常监测与定期调整相结合并确定资金退出机制等五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