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加工全大豆的营养评价及其降血脂功效的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t2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制作大豆制品时,需要经过滤渣工序赋予豆制品良好的口感,但是滤渣过程本身是对豆制品能源和营养的双重浪费,加之人们对全食品关注度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全豆粉营养价值及其对控制高脂日粮小鼠血脂功效的探究,为全食品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首先对全豆粉、滤渣豆粉的营养成分、功能因子、微观结构和体外蛋白消化率进行了测定。之后将上述两种豆粉添加至高脂日粮中,进行体内实验。选取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AIN-93 M)、高脂组(HF)、滤渣豆粉组(HFS)、全豆粉组(HFWS)。分别于0、2、4、6周进行小鼠眼内眦静脉取血,测定血脂变化。于实验第8周末,断颈处死小鼠,测定小鼠生长指标、血脂及肝脏脂质、肝脏组织氧化还原指标、肝脏酯酶(HL、LPL)活性、粪胆汁酸含量,用显微镜观察肝脏及脂肪变化。并通过RT-PCR实验测定小鼠肝脏中脂肪酸、胆汁酸代谢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两种豆粉营养价值的比较。全豆粉中的膳食纤维较滤渣豆粉提高了74.4%;全豆粉平均粒径达到20μm以下,比滤渣豆粉的平均粒径减小了57.7%;另外全豆粉蛋白消化率比滤渣豆粉提高了6.9%。(2)全豆粉对小鼠生长指标的影响。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与AIN-93 M组相比,HF组小鼠体重增长量、体脂含量及肥胖指数均显著升高。经两种大豆粉干预后小鼠以上生长指标均得到一定的改善,特别是HFWS组小鼠的体重及体脂含量得到显著控制。(3)全豆粉对小鼠血脂及肝脏脂质的影响。实验过程中,HF组小鼠血脂水平持续上升,实验结束后HF组小鼠肝脏TC、TG含量亦显著升高。经过全豆粉饮食干预后,小鼠血清和肝脏中TC、TG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肝脏TG均降到AIN-93 M组水平。从肝脏、脂肪切片观察可知,HF组小鼠肝脏组织中脂肪蓄积严重,脂肪组织细胞体积过大,HFS组和HFWS组小鼠肝脏和脂肪组织形态均得到显著改善,特别是全豆粉干预组基本恢复对照组水平。(4)全豆粉对小鼠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与AIN-93 M组相比,HF组小鼠肝脏SOD、CAT、GSH-Px活力显著下降(P<0.05),MDA水平显著上升(P<0.05)。但是经过全豆粉干预后,改善了高脂饮食造成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效果优于滤渣豆粉。(5)全豆粉调控小鼠脂代谢的机理初探。HF组小鼠肝脏中酯酶及与脂质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出现异常,通过两种豆粉干预后,可提高肝脏中LPL、HL及总酯酶的活性,下调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SREBP-1c、FAS m RNA的表达量,起到降低血清、肝脏中TG含量的作用;另外,全豆粉还可以通过下调SREBP-2、HMGCR的mRNA表达,上调胆汁酸生成途径中CYP7a1、LXRα基因mRNA的表达量,促进了肝脏TC向胆汁酸转化,起到降血脂的作用。因此,全豆粉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大豆中的营养成分,与滤渣豆粉相比更好地控制了高脂小鼠体重、血脂的增长,说明全豆食品在消费者餐桌上推广开来具有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通过对低纬高原地区多个冰雹和暴雨个例的多方面的对比分析,发现冰雹和暴雨的发生在大气环境背景、大气层结、大气不稳定性及云图特征上既有一些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区
时代在不断发展,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各个行业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特别是在大数据环境下,我国的市场营销工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大数据的
根据呼和浩特铁路局货运计量设备的运用情况,分析在超偏载检测装置和轨道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通过设置计量安检设备及维护维修岗位定员,开
针对现代文(社科文)阅读得分低下和高三教师解题指导滞后的情况,找寻命题路数和解题方略。指出信息转译能力是从文段中找出与题干相关或相对应的内容,并对该内容进行意义转述
教育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学生的自身发展不仅是个体事件,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未来的发展以及国家的未来,高校作为培养综合
本文首先对国外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研究文献按照时间顺序兼顾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并对国内文献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在对二者研究进行简要评述比较的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营养、饮食相关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儿童时期的营养状况影响青少年的智力发展和体格发育,并且直接影响成年后营养
目的:(1)建立QuECHERS-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牛奶中17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交沙霉素、醋竹桃霉素、泰乐菌素、麦迪霉素、吉他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