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并发严重溶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儿童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介入术后并发严重溶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9年8月至2018年7月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病例,记录相关数据,分析严重溶血发生的原因、处理及预后。结果:共收集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患儿共1088例,其中发生严重溶血13例,发生率1.19%。13例患儿年龄12~85(41.2±20.2)个月,体重10~20(14.5±3.2)Kg,包括男性5例,女性8例。室间隔缺损大小5.2~14.8(9.7±3.4)mm,选择封堵器直径为6~18(9.9±3.9)mm,其中10例为对称型封堵器,3例为非对称型封堵器。所有患儿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肉眼血尿,尿隐血阳性(++~+++),伴血红蛋白下降,患儿术前最高血红蛋白110~142(124.5±9.0)g/L,术后血红蛋白最低67~119(100.8±15.0)g/L,所有溶血均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11例予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2例转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本研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更大的超声下直径(OR=1.371,95%CI:1.033~1.819,P=0.029)、更大的封堵器(OR=1.454,95%CI:1.102~1.918,P=0.008)、更高的肺动脉压力(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PAP)(OR=1.026,95%CI:1.009~1.043,P=0.003)、膜部瘤形成(OR=5.947,95%CI:1.148~30.806,P=0.034)、使用非对称的封堵器(OR=5.336,95%CI:1.111~25.622,P=0.036)是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并发严重溶血危险因素,术后残余分流、中度以上瓣膜返流与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并发严重溶血可能有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发现,以超声下直径超过8.65mm预测术后溶血的敏感度61.5%,特异性80.6%(AUC=0.791±0.060,95%CI 0.673~0.908);以肺动脉压力超过36.5mmHg预测术后溶血的敏感度92.3%,特异性81.4%(AUC=0.898±0.027,95%CI 0.846~0.950);以封堵器直径超过7.5mm预测术后溶血的敏感度76.9%,特异性82.1%(AUC=0.862±0.044,95%CI 0.775~0.949)。结论:超声下直径大小、封堵器直径大小、肺动脉压力大小、膜部瘤形成、使用非对称的封堵器,与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并发严重溶血有着密切关联;术后残余分流、中度以上瓣膜返流与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并发严重溶血可能有关。
其他文献
采用红外脉冲热像检测方法对C/SiC复合材料试样中不同尺寸和深度的平底孔模拟缺陷进行无损检测,分析了红外脉冲热像检测方法的检测原理、红外脉冲热像检测结果和微分处理后的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丁苯酞前后的凋亡相关因子并记录临床疗效,分析其保护作用,简单阐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保护机制。方法:选取入院的1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
食管狭窄是指由先天原因、疾病(如食管癌、食管炎症等)或吞咽腐蚀性物质后造成瘢痕组织等所导致的一种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易反复呛咳,或并发肺部炎症等,影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脚步加快,从智能家电到汽车的自动驾驶,都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现代船舶也不例外。随着船舶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航运公司对船舶管理者的水平也提出了更高
SolidWorks是目前市场上一款主流的三维设计软件,在机械设计领域的使用较普及。近年来,其在模具设计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本文重点讨论模具加工的前处理——电极设计的一般流程和在SolidWorks上的实现方法。3DQuickEDM是运行于SolidWorks平台上的专业电极设计软件,它将一般电极设计的步骤做了极大的优化,可以快速和准确地完成一系列的设计工作,满足实际生产中对电极的各种设计要求。
清末民初同人期刊与商业期刊、官方期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姿态。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是该时期同人刊物的一个门类,本文从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入手,选择该时期有代表
在网络游戏这一全新的媒介场域形成的过程中,男性曾经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随着网络游戏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女玩家通过多种显性或隐性的方式参与其中,女玩家在网络游戏中的身份与地位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与此同时,现代女性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她们不断加深对自我的了解,但身边环境不断增加的不确定性,让现代女性对于身份的认同问题逐渐凸显。因此,在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女性身份认同问题中,网络游戏作为一种身份认同探索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