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经济学界对收入公平分配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而我国经济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晚。直到改革开放后真正开始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居民的绝大多数收入来源于劳动报酬。同时,由于国家在收入分配上有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居民收入较低且差距不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帷幕,推行改革开放,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回顾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10%左右,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社会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升。然而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收入分配领域的不公平现象日益突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因此,人们不再单纯的关注收入增长的效率,也同时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收入公平分配。现阶段,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并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贫富差距悬殊不仅毁坏社会公平,滋生社会矛盾,而且会挫伤部分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影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收入分配是否合理、是否公平,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的稳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在不同的会议场合表示“要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扭转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势头”。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居民收入公平分配问题,尤其是税收在促进居民收入公平分配方面的问题,十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市场是一个结构精巧而且具有效率的经济运行机制,它可以通过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理论、均衡理论自发的对社会生产、交换、消费起到很好的调节。尤其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竞争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然而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在调节经济运行方面有其自身固有的缺陷,从而导致市场失灵,其中收入分配不公就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收入的分配主要是以要素的贡献为依据的。由于初始条件不均等,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完全以要素的贡献为依据进行收入分配并不能实现社会公平。此时,就需要政府调控机制发挥作用,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促进居民收入公平分配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立足于税收促进居民收入公平分配的基本理论,以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为切入点,以收入公平分配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充分发挥税收调控效果为目标,研究如何强化我国税收政策对居民收入公平分配的促进作用。文章首先对居民收入公平分配的基本理论做了详细阐述,从理论上分析了税收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次,通过大量的图表数据分析,对我国的个人收入差距状况进行测度,得出我国个人收入差距过大这一结论,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再次,分析了与居民收入公平分配相关的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这部分主要从税制结构不够合理,税收调控体系不健全,税收制度存在缺陷等方面分析了现行税制在促进居民收入公平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税收因素,从优化税制、健全调控体系、完善具体税种等提出了促进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公平的税收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