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中,中国政府始终鼓励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国门,鼓励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积极参与竞争。但是当今中国社会的经济制度亟需改革,靠人口红利来提升经济发展速度的时代早已过去,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绿色新型发展模式才是国家一直提倡的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为拓展国际市场,抢占国际市场份额而跨国并购海外企业,积极设立海外分公司,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来说,越来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中,中国政府始终鼓励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国门,鼓励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积极参与竞争。但是当今中国社会的经济制度亟需改革,靠人口红利来提升经济发展速度的时代早已过去,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绿色新型发展模式才是国家一直提倡的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为拓展国际市场,抢占国际市场份额而跨国并购海外企业,积极设立海外分公司,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来说,越来越多的企业想要把跨国并购当成“跳板”,通过并购去实现技术突破与创新。在这种背景下,跨国并购具有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那么如何进行并购后整合成为了并购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跨国并购整合既包含了结构性整合,也包含了经营自主性。两者的统一才是衡量一家企业并购整合是否成功的根本指标。而这种并购整合既会受到来自企业层面资源互补性的影响,也会受到来自国家层面上文化差异的影响。因此,探索跨国并购整合在受到资源互补和文化距离两个因素的作用时,对创新绩效的提升是否具有显著影响,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来探究跨国并购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索资源互补和文化距离对二者的调节能力。理论部分先是对过往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在跨国并购整合模式的影响、创新绩效的测度以及跨国并购对创新绩效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分别进行分析。然后选取了部分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接着首先阐明了将结构性整合和目标企业自主性作为跨国并购后整合情况的衡量指标,并阐明了与创新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分别指出了资源互补性和文化距离对创新绩效和并购整合之间产生的调节作用。本文选取了2010-2018年208家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后的相关财务数据,经过匹配后进行基准回归和异质性分析。再次,文章对资源互补性和文化距离的调节作用分别进行了检验。除此之外,使用滞后一期检验了内生性问题,并在最终本文通过改变计量方法、增加企业固定效应和替换变量三种方法做了稳健性检验,验证了上文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跨国并购结束后,结构性整合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负面作用,而目标企业自主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中具有正面作用。在资源互补性较高的情况下,结构性整合对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目标企业自主性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强。在文化距离较大的情况下,结构性整合对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更强,目标企业自主性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得出的结论印证了之前的机制分析,在文章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其他文献
噪声污染作为世界四大污染之一,遍及生活各领域,包括道路交通噪声、工业噪声以及建筑施工噪声等,其中涉及工业噪声污染的投诉事件正在逐年增加。工业噪声不仅给区域附近居民的健康生活带来困扰,还会严重威胁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的工业企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工业噪声的监测与治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环境噪声监测领域的研究重点。现有工业噪声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在噪声敏感点处布置测点和以波束形成算法为基础的传声器阵列
在直升机飞行过程中,发动机、变速器、旋翼等部件运转产生的强噪声透过舱室壁板进入直升机内部,严重损害驾驶员及乘员的驾乘舒适性,干扰语音交流、降低工作效率。同时,直升机长时间暴露于高强度噪声环境中,易诱发关键部件疲劳破坏,对飞行安全产生重大威胁。然而,直升机噪声具有频率低、强度大、峰值分散等特征,难以通过传统的三明治板、阻尼夹层板等结构进行有效隔离,而近年来声学超材料的出现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欧班列是从中国开往欧洲的国际联运班列,为国际贸易商品提供了一个新的物流通道。中西部内陆城市的产品不需要运往沿海地区的口岸,反而通过成都、重庆、武汉这样的内陆城市出口到欧洲中东部。自2011年3月首趟中欧班列“渝新欧”开通正式运行后,中欧班列数量逐年提升,运输线路不断开辟,辐射范围稳步扩大,已经成为加深经济合作与发展的便利物流通道。在新冠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中欧班列的表现更是格外出彩,有效发挥了其
科技的创新与进步推动着世界发展,在竞争激烈的世界市场上,企业通过研发创新成果来抢占先机、领军市场。然而近年来,技术的创新发展进入瓶颈期(企业持续性的高额研发投入得不到技术创新回报),以高技术密集型行业最为显著。且行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创新环境也越来不稳定。因此,从外部寻求可用资源,降低研发风险成为企业的首选。国际化企业逐渐开始寻求全方位的国际科技合作,尽快嵌入国际创新网路。然而,从2018年开始,
生产调度系统是智能工厂制造系统平稳有序运行的“神经中枢”,但面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快速变化,如何有效解决急件干扰下的车间重调度问题是一大难点。不合理的重调度方案不仅会增加工厂的生产成本,还可能延误原始工件和急件的交付,从而影响企业营收。而现有的重调度策略和方法,一方面很难应对多个急件到达下的插单生产需求,往往会造成大量急件的延期交付;另一方面许多研究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makespan)为优化目标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多,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受到阻力,与此同时,全球经济的区域化空前活跃,世界范围内区域贸易协定的签订数量不断增加,区域贸易协定俨然成为贸易自由化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区域贸易协定的区域性和集团性特征,不同的区域贸易协定在国别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区域贸易协定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补充,其签订条款中充分体现着对发展中成员的正当贸易保护,以帮助发展中国家进一步的发展。在
近年来,逆全球化浪潮在世界各地不断兴起。随着CPTPP(全面与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协定)等协议的签订,中国在国际贸易环境中更加被动。面对这种复杂的局势,中国必须探索新的应对手段,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后文简称自贸区)正是在这一环境下提出的。2013年9月中国建立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自贸区战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水平。2017年4月湖北、浙江、河南等第三批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这其中包含了五个位于内陆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阶段,在经历国内市场从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的阶段后,企业选择仅在国内发展就会使企业越来越受限,不仅市场份额难以扩大,企业创新也越来越难以提升。因此,中国企业主动响应国家号召,实施“走出去”战略,寻求国际化经营成为中国企业新一轮增长的新动力。在此背景下,企业国际化与创新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国际化是否促进了企业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调节因素的影响?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首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在制造业数字化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与劳动力供给由升转降的现实显示了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攀升,加速了中国工业数字化与智能化的进程,促使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进入数字化转型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稳步过渡、提高就业韧性是当今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与此同时,众多学者已经就数字化转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丰富的研究,目前尚未有文献
在工业生产中零件的精度至关重要,坐标测量机是检测零件精度最直接的设备,在传统三坐标测量机上额外配置一个回转台能有效提升回转类零件的检测效率。然而,有一根平动轴在测量中可以固定不动。因此,本论文以结构更精简的圆柱坐标测量机为对象,研究其高精度测量技术,圆柱坐标测量机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几何误差和测头误差。本论文在对平动轴和回转轴几何误差建模与测量的基础上建立机器的运动学模型,完成几何误差补偿;同时对三维